臺北故宮白天歡迎陸客 夜晚留給本地人
人滿為患、商業氾濫,幾無旅遊品質可言的鼓浪嶼景區,近來正陷入該不該限客、想限為何限不了、如何才能限好客的輿論漩渦。同為大陸游客心嚮往之的觀光目的地,臺灣不少景區也存在客流暴增、觀光品質受到威脅的情況。但導報記者在採訪中發現,無論限客與否,通過各種細節保障觀光品質盡善盡美,是臺灣眾多景區的一致選擇。
第1招 聲東擊西
阿里山上不去 就去別處驚喜一下
自赴臺遊開通以來,阿里山就是必遊之地,也讓這座名山不堪重負。從今年3月起,阿里山景區開始實行限客措施,每天只開放6000名團體遊客入園。中午12時以前開放團客3500人;中午12時後,再開放剩餘的2500名團客名額。
讓阿里山景區“痛定思痛”選擇限制團體遊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遊覽車太多,導致阿里山山路不堪重負。特別是雨季、颱風季來臨,阿里山的盤山公路更有隨時崩塌的危險。過多的遊覽車,也給景區停車場地造成很大壓力。
然而,每天限制6000名團客入園,在旅遊旺季很難滿足團客的觀光需求。這時,臺灣各大旅行社就會建議,臺灣還有很多很美麗的山林景區,景色一點都不輸給阿里山。
“倘若是二三月份杜鵑開花的時節,建議大家去臺北陽明山賞杜鵑花;而三四月的櫻花季,其實還可以選擇去武陵農場;接下來牡丹盛開的季節,選擇去溪頭與杉林溪是最好不過的了。”臺灣航友旅行社總經理張文顯嚮導報記者介紹。
啟示———
阿里山雖然選擇限客措施,但景區管理部門為遊客提供更多的路線選擇,而不是簡單拒之門外。乘興而來的旅客不僅有機會看到意料之外的美景,也給周邊同類型景區帶來了人潮與生氣,可謂多贏。第2招 退避三舍
白天歡迎陸客 夜晚留給本地人
與阿里山一樣,臺北故宮是陸客另一處必去之地。2012年陸客赴臺北故宮觀光人數高達200多萬,臺灣本地的參觀人潮反而呈現下降趨勢。為了應對新情況,臺北故宮也開始通過“限流”手段保障觀光品質。
從去年開始,陸客赴臺北故宮觀光時會看到這樣一則告示:“因近期遊客數量大增,臺北故宮採取限流措施,確保館內人數不超過2800人,同時延長開放時間以方便遊客參觀。”導報記者去年在臺灣駐點時,發現臺北故宮已經對觀光動線做出調整,對於翠玉白菜、毛公鼎等鎮館之寶,都單獨設計了方便限流的動線。
為了配合限流,臺北故宮還採取了配套宣導措施。臺北故宮及臺觀光部門都希望,在陸客參觀的高峰期,臺灣民眾能夠避免到臺北故宮,把機會留給遠道而來的客人。本地遊客可以選擇週五、週六晚上6點到9點,這個時間段臺北故宮對臺灣民眾免費開放。住在臺北的白領陶小姐告訴導報記者,自己現在去臺北故宮玩也都儘量選擇這兩個晚上,不僅不用花錢,又沒有白天那麼擁擠,何樂而不為。
啟示———
利用門票這個天然杠桿分流本地遊客和外地遊客,可以避免高峰期擠死人、其餘時間門可羅雀的極端情況。如何對本地居民、遊客與外地遊客的需求進行差別化處理,從而設計出完整配套的限客措施,對景區的管理水準顯然是一大考驗。(海峽導報記者 楊思萍 燕子)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