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遊“價格戰”之外更關鍵:關注旅客體驗
前面我們針對“低價遊臺灣”的成因及其對旅遊市場造成的影響進行了詳細的分析,而“臺灣遊”也在經歷了由之前的高品質遊過渡到目前的低價遊之後,似乎又將迎來新一輪的高品質“純玩遊”。可是,“臺灣遊”難道僅僅就是圍繞“價格戰”來打轉?而在“價格戰”之外,又有哪些因素值得旅遊商去發掘呢?金陵晚報記者走訪多家旅遊商和相關專家,對此進行了調查和探討。
主動出擊
服務意識最貼心
“出遊在外,難免會有些不適應和孤單的感覺,白天的歡鬧是很難掩飾住的。”家住南京的外企白領董夢橙告訴金陵晚報記者,前段時間自己去了一趟臺灣,由於旅途勞累和玩得太過興奮,身體一下子就感覺不舒服,很想家。“我是一個很要強的人,一直忍著不想掃大家的興,沒想到細心的導遊已經看在眼裏,不僅買了藥物,還幫我提行李,很是貼心。”
“赴臺旅遊市場還在繼續增長,裏面蘊含的機會很多,如果想成功把握住,服務意識是一定要注意的。”南京國際旅行社總經理朱春文告訴金陵晚報記者,“只有牢牢抓住旅客的需求,主動去溝通、了解,把服務意識貫穿到整個旅行過程中,才能真正讓旅客感到滿意,從而贏得市場。”
朱春文認為,“臺灣遊”是一個熱門旅遊市場,很多人都對此趨之若鶩。“然而,潛在的客源並不能直接轉化為自己的顧客,旅行商只有不斷強化服務意識,主動出擊,才能為自己爭取更多的主動。”現在人們都很看重口碑效應,把口碑“造”出來了,一切也就順理成章了。
針對性開發
旅客體驗放首位
“我很喜歡傳統文化,平時看過很多國學方面的書籍,而能到實地去體驗一番,自然最好不過,臺灣正是一個很合適的所在。”家住蘇州的國學愛好者王欽告訴金陵晚報記者,當時去旅行社諮詢時,自己只是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問了一下。“沒想到他們還真的安排了這麼貼切的行程,我非常滿意。”
“旅遊産品是為旅客服務的,最終的成效要看市場反應,但在産品開發之前,廣泛收集旅客需求,以旅客實際體驗為出發點,很有必要。”中國國旅(江蘇)市場部負責人表示,現在資訊獲取方式日益多元化,旅客的需求也出現了很多新的體現,“在這種情況下,針對性地開發旅遊産品,滿足旅客的實際需要,才有可能成功。”
“旅客現在已經不再滿足於去一個地方掃景,很多人的旅行經驗比較豐富,相對來説都有自我要求。”國旅方面表示,這就對旅行商提出更高的要求,開發更多的、符合旅客需要的旅遊産品,也就顯得至關重要了。“雖然會有點難,但市場擺在那裏,抓住了還是大有可為的。”
旅遊業密切合作
提升旅遊品質
“這次去臺灣,兩邊的工作人員都很敬業,對接得很好。”家住南京的白領孫曉露告訴記者,臺灣是一個很有味道的地方,自己已經去過3次了,自助遊和跟團遊都參加過,但前段時間的這次感受最深。“兩邊的工作人員都很貼心,主動給了很多幫助,顯然事先有過溝通,我們很是受益。”
“隨著對臺旅遊業務的日益擴大,兩岸旅遊商的合作就很關鍵了,這個直接關係到旅客的切身感受。”國旅(江蘇)市場部負責人表示,為了確保旅客的行程不打折,他們通常都會在旅行團出發之初,就和臺灣方面負責對接的旅行商做好溝通,把旅客的需求充分告知。“從事後旅客的反饋來看,兩岸旅遊業者的合作對行程滿意度非常重要。”
業內專家分析,“臺灣遊”目前來看並不是單槍匹馬能做好的,兩岸旅遊業者都積累了不少經驗。“只有互相學習,多溝通多合作,臺灣旅遊市場這塊蛋糕才能越做越大,所有人也將從中受益。”而只在“價格戰”上做文章,不能充分考慮旅客體驗,有效提升服務意識,顯然是行不通的。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