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商情快遞

兩岸有機産業合作交流大有可為

2014-05-29 14:45     來源:新華網     編輯:孟雅詩

  大陸的橢圓形有機認證標識,加貼在來自臺灣的烏龍茶茶罐上,臺灣研發的有機種植方法有望在大陸試點……從前不久上海舉辦的有機食品博覽會,到即將在山東濟南拉開帷幕的臺灣名品博覽會,“有機”成為兩岸相關産業合作交流的一大新亮點。

  2012年7月1日,大陸正式實施新版《有機産品認證實施規則》,規定每件達到新國標的有機産品加貼17位的唯一編碼,“一品一碼”、不可二次包裝,産品品質可全程追溯。面對“史上最嚴”的有機認證規則,一方面大陸廠商急於提高有機種植和生産的能級和水準,另一方面,在有機領域啟動較早、積累了大量經驗的臺灣農牧業者、加工廠商也聞風而動,盼望早日“登陸”尋覓商機。

  來自臺灣南投縣名間鄉的14噸高山茶,成為最早一批獲得大陸有機認證的臺灣農産品。生産方、鵬景集團董事長王仲鵬説,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正式實施後,兩岸互認的食品認證體系正逐步建立起來,島內農家和銷售商都樂觀其成。

  鵬景集團農業部經理陳景祝告訴記者,大陸的認證體系非常嚴格,近年來中綠華夏有機食品認證中心對公司臺灣産的有機茶産品進行了嚴格的跟蹤,特別是對集團在南投縣試驗的“不用農藥,也防蟲害”的“原礦家農法”格外關注。也就是説,大陸的有機認證機構,不僅關心從臺灣進口的有機産品的安全性,還關心如何在有機種植領域“複製”臺灣經驗。

  前不久在上海舉辦的有機食品博覽會上,中綠華夏有機食品認證中心證實,今年下半年,這種施用硅藻土和甲殼素等混合原料進行噴塗,在植物葉面形成物理保護層,以防止蚜蟲、線蟲、螨蟲等侵襲的臺灣“原礦家農法”,將被移植到河北承德,受益的不僅是茶葉,而將是葉菜、根莖類果實的種植等。

  白菜、絲瓜、莧菜、芋頭、青椒、玉米、茄子、秋葵……在陳景祝的手提電腦裏,這些不施農藥長大的蔬菜瓜果被定格在數位照片裏,顯得格外誘人。她準備在濟南舉辦的臺灣名品博覽會上繼續展示這些跨越海峽的有機成果。

  在上海經營“美好人生”有機食品商店的臺商詹凱名告訴記者,從有機茶、有機咖啡起步,兩岸的有機標準正逐步“靠近”,比如對於土壤休耕時間跨度的嚴格要求、對加工産品的復查和認證等,今後有望更加趨近、趨同。最終對擴大海峽兩岸的商貿往來而言將有很大的裨益。(記者許曉青、潘清)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責編信箱:tsfwzx@taiw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