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業步Made by China階段 臺供應鏈須加速升級轉型
據臺灣《經濟日報》報道,全球PC(個人電腦)市場佔有率大洗牌,惠普消、聯想長,原本業界寄望與臺灣具有文化與地緣關係的大中華品牌崛起,有助為臺廠帶來更多機會,但事實恐非如此。
報道說,在這波從 Made in China(在中國制造)到Made by China(中國廠商制造)的過程中,臺灣PC供應鏈將面臨被邊緣化的危機,必須加速升級與轉型腳步。
過去20年來,美國商業上的專業分工模式,惠普、戴爾、蘋果等美係電腦大廠專注品牌經營,把代工、零件供應等工作丟給臺灣業者,造就臺灣成為全球PC的供應重鎮,由臺廠代工的筆電全球市佔率一度超過九成。
但隨著大陸經濟崛起、聯想的竄出,標志著大陸正從Made in China走到Made for China,下一步,借著地主優勢、以及生產知識的慢慢累積,大陸未來勢必會更大力扶植自家供應鏈廠商,進入Made by China階段。
如此一來,臺灣PC供應鏈的角色將被邊緣化。以筆記本電腦產業為例,每年市場規模高達2億臺,其中,將近九成是由臺灣廠商負責生產,這塊供應鏈如果松動,對于臺灣經濟的殺傷力不容小覷。
以鴻海、廣達、仁寶為首的臺灣PC供應鏈,現面臨新的十字路口,必須加速升級與轉型,才能避免淪為“一代拳王”。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