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精彩推薦

女檢測員意外發現塑化劑

2011-06-07 09:23     來源:重慶晚報     編輯:白皛

民眾拿著有疑慮食品到臺北市衛生局檢驗是否含有塑化劑DEHP

  從上月23日開始,整個臺灣的食品業經歷了一次劇烈的塑化劑DEHP地震。“這是全球首例DEHP污染案例,污染規模亦為世界罕見,是臺灣版的三聚氰胺事件。”長期研究塑化劑的臺灣清華大學化學係教授淩永健說。

  據悉,事實上,塑化劑存在于臺灣食品中已有近30年歷史,它是如何在現在才被發現的呢?

  “臺灣版三聚氰胺”的蓋子被揭開,完全是一個意外。

  細心母親揭開黑洞

  揭開蓋子的是一名52歲楊姓女士,臺灣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的一名普通檢測員。今年3月,在給某公司益生菌做例行稽查檢測時,她意外發現了一個異常訊號,這本不屬于她的職責范圍,因為此次檢測主要是探究益生菌食品中是否含減肥西藥或安非他命。

  然而,這位有著兩個孩子的細心母親還是花了兩個星期的時間,將這個異常訊號與各種物質的圖譜進行了一一比對,她意外發現,這個異常訊號其實就是本不該出現在食品中的塑化劑DEHP(學名為“鄰苯二甲酸酯”)。接下來的消息更令人吃驚:送檢的益生菌食品中塑化劑DEHP的濃度竟高達600ppm,遠超過臺灣人均每日攝入標準1.029ppm。

  衛生署直接將消息通知了臺灣檢方,循著益生菌生產廠商提供的線索,最終查出,為了牟利,一家名為“昱伸”的香料公司在其生產的食物添加劑“起雲劑”中加入了塑化劑DEHP。

  5月23日,當昱伸香料公司的負責人賴俊傑被帶走後,這個黑洞終于呈現在公眾面前。昱伸是臺灣地區最大的起雲劑供應商,它的淪陷隨即引發臺灣食品業的地震。之後,賴俊傑在臺接受詢問時供認,他在起雲劑中添入塑化劑已將近30年。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責編信箱:tsfwzx@taiw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