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死亡之海”羅布泊
圖為羅布泊湖底典型地貌—無限單調的鹽鹼殼。西海清歌 攝
羅布泊被人們稱為“死亡之海”,遙感圖像面世後,被譽為“地球之耳”。據官方資料介紹,羅布泊位于塔里木盆地東部,海拔780米左右,位于塔里木盆地的最低處,盆地中的河流如塔里木河、孔雀河、車爾臣河、疏勒河等匯集于此,曾經形成巨大的湖泊,1942年測量湖水面積達3000平方公里,1970年以後幹涸,現僅為大片鹽殼。
羅布泊屬極端幹旱的暖溫帶大陸性氣候,夏季極端高溫45℃,地表溫度可達71℃。這里全年陽光明媚,極少下雨,是全世界最幹旱的地區之一,年平均降水量22.2毫米,年蒸發量高達2902.2毫米,夏季的蒸發量為同期降雨量的100多倍。
羅布泊和因它而繁盛的樓蘭古國,一度吸引了很多國內外的探險者。幾千年來,不少中外探險家來羅布泊考察,寫下了許多專著和名篇,發表了不少有關羅布泊的報道。但是,由于各種局限和偏見,也制造了許多訛誤,為羅布泊罩上了神秘的色彩。
圖為羅布泊北側岸線長年被湖水衝刷和大風刻蝕,形成一道道痕跡。西海清歌 攝
圖為第135號探險營地。
瑞典著名地理學家、探險家斯文·赫定在上個世紀初歷盡千辛萬苦來到這里探險、考察。歷史上,意大利商人馬可·波羅、俄國探險家普爾熱瓦爾斯基、瑞典地理學家斯文·赫定、美國人哥丁頓、英國人斯坦因、日本人桔瑞超和法國人邦瓦洛等,都考察過羅布泊,並留下精彩的描寫。現在,探險宿營地成了當地人創業和生活的地方。
圖為羅布泊當地人發現的野狼腳印。有水的地方就有動物,當地人告知,他們親眼看見過野黃羊、蜥蜴和野狼等。西海清歌 攝
圖為羅布泊鎮中的商貿城。西海清歌 攝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