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生活手冊

臺灣殯葬重禮不重俗

2014-04-08 09:30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孟雅詩

臺灣殯葬重禮不重俗樹葬、撒葬、海葬蔚成風氣

  清明節來臨,臺灣民眾紛紛掃墓祭祖。不過與過往不同的是,很多人掃墓不再到墓園,而是到環境清幽的樹葬公園,或者是到風景壯美的海邊,心香一瓣,追思先人。土葬、靡費、迷信,曾經也在臺灣蔓延一時,但隨著時代的流轉,觀念的革新,臺灣的喪葬禮俗正逐漸向“重禮不重俗”轉變,火葬、樹葬、海葬成為風氣,以此彰顯“禮”的真正意義。

  殯葬業曾經走過“黑暗期”

  同為中國人社會,深受儒家孝道和道教鬼神文化影響,臺灣的殯葬文化曾經也有一大堆繁文縟節,迷信風水,講究時辰,操辦喪事時竭盡排場,唯恐有人不知,一場葬禮沒有十天半月壓根兒就不算完結。而殯葬業者也常常乘人之危,吃拿卡要。因為有厚利,導致各種勢力染指殯葬業,甚至有不肖業者和黑道勢力把持醫院太平間。曾經有高雄的殯葬業者受家屬委託,到醫院太平間領遺體辦後事,結果和醫院所屬的殯葬業者起衝突,為了搶屍體打成一團,事後在警察局裏互控對方是殯葬流氓。

  2001年6月18日出刊的《時代週刊》雜誌,鎖定臺灣的殯葬亂象,破天荒地以“死不安枕”(Grave Stakes)為題,足足用了兩頁的篇幅,針對臺灣黑道介入殯葬業的情形,及民眾舉辦葬禮的亂象,做了詳盡的分析和描述。到底有多大的利益,能驅使業者不惜血濺太平間?根據估算,在臺灣,殯葬業每年至少有幾百億新台幣的市場。這麼龐大的利益,當然有人會鋌而走險。業者爆料説,有黑道勢力一度介入各醫院的太平間,每次醫院要開標的時候,消息都被他們封鎖,等到開標的時候,都是有黑道背景的葬儀社得標。

  改變喪葬模式關鍵在觀念

  面對種種喪葬陋習和亂象,臺灣民間率先展示了革新殯葬文化的勇氣和力量。他們深知,觀念改變是喪葬模式改變的關鍵,所以選擇從生死觀上來打開人們的心靈。由佛光山星雲法師所創辦的南華大學成立了“生死學研究所”,開啟了大眾對殯葬禮俗的關注。在殯葬改革研討會中,星雲法師公開表示他偏好火葬,並認為身體就像一杯水,死就等同杯子被打破。南華大學還在臺灣北部與中部設立教育推廣中心,廣開殯葬禮儀班,訓練出一批儀錶端正的禮儀師,他們服裝整潔,熟稔相關政策法規、各種宗教葬禮儀式、祭文寫作及告別儀式主持、禮堂佈置等。

  法鼓山聖嚴法師對身後事也百無禁忌,認為對遺體的最好處理方式就是不留一點痕跡,他説,骨灰跟精神生命毫無關係,只是肉身生命最後的一分碳,並不代表什麼。也因此,如果老是執著于遺骸、骨灰的落腳處,就像是想把每天梳頭掉落的頭髮或身上褪下的皮屑收攏帶走一般,好累啊!事實上,往生者留存的身教行誼,才是我們要學習與緬懷的。聖嚴法師的身教與法鼓山自然葬園區的示範效用,也激蕩了臺灣的殯葬改革效果。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責編信箱:tsfwzx@taiw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