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後果
“本土化”改革,催生“臺獨”新世代
像臺灣這樣“泛政治化”的社會中,“教改”不可能是單純的教育問題。各地新大學拔地而起,很多是政客為討好選民,拍腦袋做出的決策。而眾多畢業生涌入社會,卻找不到好的出路,也衝擊到社會的安定。
《聯合報》近日的一篇社論中點到“教改”的“幾宗罪”,其中一條是“政治夾帶”,“20年‘教改’其實是政治‘本土化’的附屬品,而非著眼教育的本體,走上岔路是勢所必然”。
“教改”的一大方向是教科書改革,從1998年9月開始,臺當局就規定小學三年級至六年級,每週設“鄉土教學活動”,初一則開“認識臺灣”課程。到了陳水扁時期,經幾次“教改”,“中國史”居然在臺灣成了“外國史”。馬英九上臺後,雖然對教科書進行撥亂反正,但很多人仍覺得力度不夠。
臺大教授王曉波曾告訴導報記者,這麼多年來,島內教科書都是體現“一邊一國”的“臺獨”思維,“當提到李白時,不會説是‘我國詩人李白’,而説是‘中國詩人李白’。在這種教育制度下,學生不會覺得自己是中國人,反而對‘中國’字眼充滿敵意”。王曉波認為,“教改”催生了“臺獨”新世代,也是“太陽花學運”爆發的原因之一。
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近日幫連勝文拉票時也表示,這些年的“去中國化”教育,扭曲了部分年輕人的倫理道德觀和歷史觀,造成如今臺灣社會的不安寧。
[ 責任編輯:范斯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