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臺北1月13日電(記者李凱 王妍)一個探討中國大陸改革開放30年成就的國際學術研討會13日在臺北舉行。來自海峽兩岸及日本、新加坡等地的專家、學者共同探討改革開放對中國大陸政治、經濟、社會等各方面的影響及未來走向。
本次座談會由臺灣中華經濟研究院與臺灣行政當局大陸事務部門舉辦。組織者在開幕式上表示,中國大陸改革開放30年,在政治、經濟與社會等各方面均有極大的變化。特別是在經濟、外貿等方面創造了奇跡,吸引大量資金流入,對周邊的國家和地區也産生了深遠的影響。針對中國大陸的研究已經是一項顯學,希望這次座談會能為多元學術交流提供一個平臺。
研討會為期2天,將分別就大陸改革開放以來的“制度轉型”、“政府角色的調整”、“市場發展、所有權變革與相關法律”、“未來社會改革與基層民主化”、“對外經貿關係及産業科研體制與永續發展”等議題進行廣泛討論與評估。
在第一天的會議上,中華經濟研究院大陸研究所所長張榮豐表示,大陸改革開放的策略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從1978年至2002年,這一時期的經濟發展目標是:提高效率,追求高速經濟增長。而經濟發展的策略是依循比較利益,善用豐富廉價勞動力,利用國際市場來發展經濟。第二階段從2002年開始並正在進行,其特點是追求經濟的永續發展,主要策略是平衡增長的策略,即“以人為本”、“和諧社會”和“科學發展觀”。
中國社科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趙京興表示,人們往往過多關注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成就,而忽視了中國在社會領域取得的巨大進步。這樣的認識是不全面的。
來自新加坡、日本等國的學者、專家也發表了論文。與會者在關注中國改革成就的同時,也提出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存在的一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