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羅馬12月21日電
專訪:中國改革開放30年農村扶貧成就巨大——訪國際農業發展基金會總裁
新華社記者楊愛國
國際農業發展基金會(簡稱農發基金)總裁倫納特 博格近日在該組織羅馬總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得益於中國實施改革開放政策,中國過去30年裏在農業等領域成就驚人,中國在農業發展和扶貧開發等方面的成就可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經驗。
農發基金是聯合國下屬的國際農業機構。在談到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農村減貧和農村發展方面的政策時,曾多次到中國訪問的博格説,他對中國自1978年以來取得的成就印象深刻,中國的農村扶貧工作在世界歷史上效率最高,規模也最大,很多人稱之為奇跡。他認為,這一奇跡的出現是中國政府的正確政策和中國人民辛勤勞動的結果。
博格説,其他國家可從中國扶貧開發的成就中學習成功的經驗,其中重要一點是國家提供了一個正確的運作機制,使糧食産量大幅提高,糧食安全狀況得到顯著改善。他同時指出,中國東西部地區還有差距,地區不平衡問題仍然存在,中國政府對此也表示關注,農發基金願與中國政府合作,幫助中國貧困和偏遠地區的農民儘快實現脫貧目標。
博格説,作為較早進入中國開展扶貧開發的聯合國機構,農發基金從1981年開始在中國開展相關項目。截至2008年年底,農發基金支援的中國項目有22個,總貸款金額接近6億美元,中國與農發基金的長期合作是非常有成效和成功的。中國與農發基金的合作項目已使3000萬人可持續地擺脫了貧困狀況。在開展農村扶貧工作的過程中,中國還十分重視農村婦女的作用和應對土地退化、提高農業産量、實現資源可持續利用、保護環境等問題。
博格認為,與世界各國一樣,中國農業現在面臨三個主要挑戰,一是由於城市化和土地退化等因素導致農業用地減少而引發的如何提高土地單産問題,二是如何適應氣候變化和抵禦自然災害以推動可持續農業發展,三是開發農業新能源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在談到未來中國與農發基金加強合作的設想時,博格説,作為農業生産和消費大國,中國農業是世界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目前是農發基金執行董事會成員,這顯示了中國願積極參與農發基金的決心和願望。中國扶貧開發的經驗不僅在東南亞國家,而且在非洲地區也可以發揮作用。中國是全球農業發展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合作夥伴,希望中國在國際農業合作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與國際社會共同應對人類面臨的挑戰,採取長期可持續的方式推動農業發展,減少全球貧困人口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