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2月9日電題:為科學發展提供強大動力——2008年我國改革盤點
記者車玉明、韓潔、劉錚
臨近年末,醞釀10多年的燃油稅費改革終於揭開了面紗。在改革開放30週年之際推出這樣一個“重磅”的改革舉措,凸顯了我國進一步深化改革的堅強決心。
從年初推出的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到財政、金融、國企改革,今年我國在諸多方面推出一系列重要改革舉措,有力地提升了經濟體制活力,也必將為科學發展提供強大動力和體制保障。
財稅、金融、國企等經濟體制改革向縱深邁進
成品油價稅費改革方案的出臺表明我國財稅體制改革已經步入攻堅階段。
“今年是改革開放30週年,選擇在這個時期推出這一重大改革,用實際行動向世界表明我國正在堅定不移地推進經濟體制改革邁上新的臺階。”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經濟系主任白重恩對記者説。
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不斷取得新突破,成為今年經濟體制改革的一個重要特點。
今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關於2008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工作的意見,明確今年經濟體制改革9個方面的重點任務,包括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深化金融投資體制改革,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和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等。
從2008年起,統一的企業所得稅法開始實施。2009年起,全國將全面實施增值稅轉型。這兩大稅種收入佔全國總稅收的三分之二,標誌著新一輪稅制改革進入了實質操作階段。
白重恩説,從長遠看,2008年一系列財稅改革舉措的出臺,對於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實現經濟長期可持續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金融領域改革繼續深化。今年10月,《農業銀行股份制改革實施總體方案》獲得原則通過,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的“收官之戰”正式打響。11月初,中央匯金投資公司向農行注資,農行財務重組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12月1日,國家開發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創立大會暨第一次股東大會在北京召開,首家商業化改革的政策性銀行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今年以來我國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加快外匯管理體制改革。今年8月初,修訂發佈了新的《外匯管理條例》,進一步強調發揮市場在匯率形成中的基礎性作用。同時,批准在北京和上海兩地試點個人本外幣兌換特許業務,打破了銀行在此方面的“長期壟斷”。
2008年,國有企業改革和國有經濟戰略性調整不斷深入。國有獨資企業建立和完善董事會試點繼續深化,實現了決策層和執行層的初步分開。同時電信重組等取得積極進展,中國聯合網路通信有限公司宣告成立。
國有資産監管也取得重大進展。歷經15年立法的企業國有資産法10月獲高票通過,數十萬億國有資産的監管問題實現“有法可依”。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國資法起草小組成員李曙光表示,這一法律的出臺對今後金融國有資産的整合以及整個國有經濟的戰略調整都具有積極意義。
民生領域和農村改革邁出新步伐
2008年,我國進一步加快了民生領域改革,從醫療衛生改革到完善教育體制,從增加居民收入到擴大社保覆蓋面,一系列民生改革舉措的出臺不僅為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奠定基礎,而且將極大改善百姓生活。
經過兩年多的準備,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今年10月中旬向全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方案強化了政府責任和投入,積極推進農村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和能力建設,完善以社區衛生服務為基礎的新型城市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白重恩認為,這抓住了問題的癥結。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為實現醫療保障的全民覆蓋奠定了基礎,看病難問題將逐步獲得解決。
教育體制進一步健全。從今年春季學期開始,所有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都享受了免雜費和免費教科書政策。從秋季學期開始,全國範圍內全部免除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
社會保障制度繼續完善。今年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工作順利完成,擴大做實個人賬戶試點工作穩步推進;繼續推動東部地區擴大失業保險基金支出範圍試點工作,擴大工傷預防和工傷康復試點。城鎮職工社會保障覆蓋面繼續擴大。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試點積極推進。有關部門繼續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多渠道解決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問題。
值得關注的是,農村改革取得新突破。十七屆三中全會出臺的《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現有的土地承包關係要保持穩定並長久不變。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陳錫文説,“長久不變”的農村土地承包關係為農民流轉土地吃了顆“定心丸”。賦予農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就是要依法保障農民對承包土地的佔有、使用、收益等權利。
這一年,我國實現了農村第二次重大産權改革。7月份公佈的《關於全面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意見》明確在全國範圍內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用5年左右基本完成明晰産權、承包到戶的改革任務。
農村綜合改革試點工作有序推進。8月初,國務院農村綜合改革工作小組與各試點省(區)人民政府簽訂了《清理化解農村義務教育“普九”債務責任書》,化解農村義務教育“普九”債務的試點積極推進。截至今年8月,14個試點省(區)已鎖定了農村“普九”債務額,平均每省(區)達7.3萬筆,涉及債權人13.3萬人。
“讓百姓更多地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而這種分享,又會為未來的經濟發展提供充沛的、不竭的動力。這會是一種良性迴圈,是中國經濟新一輪增長的希望所在。”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曹建海指出。
行政管理體制和綜合配套改革穩步推進
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是當前中國進一步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作用、進一步完善宏觀調控體系的突破口。在國辦轉發的2008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工作意見所提出的重點任務中,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高居首位。
“經過30年改革的積澱,特別是在經濟形勢比較艱難的時刻,進一步推動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為經濟增長創造更加寬廣的空間,已經成為當前急切的任務。”曹建海表示。
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在今年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通過。這次改革以政府職能轉變為核心,把不該由政府管理的事項轉移出去,把該由政府管理的事項切實管好,從制度上更好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更加有效地提供公共産品。
以“大部門體制”為突破口的新一輪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拉開帷幕。9月份,國務院46個部門的“三定”(定職責、定機構、定編制)規定都已發佈實施。中央編辦有關負責人表示,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規定的機構和職能調整已經平穩到位,改革的效果正在逐步顯現出來。
例如,發展改革委縮小了投資審核範圍,下放了投資審核許可權。國家規劃和年度計劃規模內的投資項目,除少數外,區分不同情況由地方政府、行業管理部門審批、核準,或由企業自主決策。
“抓宏觀、抓長遠,減少微觀事務,有利於發展改革委增強宏觀調控的科學性、預見性和有效性。”中國社科院經濟所宏觀經濟室主任張曉晶説。
從9月1日起,個體工商戶管理費和集貿市場管理費停止徵收。這反映了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職能發生了新變化,主要任務是維護市場經濟秩序和進行市場監管,不再直接參與市場建設。
被喻為新時期改革“試驗田”的綜合配套改革也在穩步推進。在這類改革中,傳統的“優惠政策”不再是最重要的,而“綜合配套”更加凸顯其重要示範意義。
今年國家批准湖北武漢城市群、湖南長株潭城市群為全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杜鷹表示,這是綜合配套改革的重要部署和重大舉措。作為欠發達地區,中部地區要避免走發達地區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作為糧食主産區,要確保國家糧食安全。
重慶和成都被確定為全國統籌城鄉綜合改革配套試驗區後,一場統籌解決城鄉差別的巨大變革開始了破冰之旅。改革突破口選擇農民工問題,政府在戶籍、土地管理和使用、社會保障、公共財政、農村金融等方面進行改革,形成統籌城鄉的制度框架。到2020年,僅重慶市就將有1000萬農民工進城變為新市民。
正在推進的各地綜合配套改革中,不僅有浦東、濱海新區等在涉外經濟體制、金融體制等前沿領域的探索,也有中西部地區統籌城鄉發展、建設“兩型”社會的努力。這些都將對中國未來的可持續發展,起到全新的示範和帶動效應。
“深化改革開放,增強經濟社會發展的活力與動力”,近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分析研究2009年經濟工作時這樣明確提出。改革,肩負起了更加迫切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