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杭州10月26日電(記者沈錫權 何玲玲)1980年12月11日,一個叫章華妹的19歲小姑娘,從溫州鼓樓工商所領到了第一張“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
在此後不久,全國出現了蔚為壯觀的“個體戶現象”。賣大碗茶的、運煤球的、開小飯館的、倒賣服裝的、修自行車的、裝裱字畫的……當代中國民營經濟的“種子”由此播下。
經過30年的風霜雨雪,民營經濟已成為一個存在於中國經濟版圖上龐大的新群體:私營企業佔中國法人企業的60%以上;它創造了中國GDP增量的約60%;它解決了社會新增的非農就業人員的80%以上……
民營經濟已是中國之希望,成長起像青島海爾、杭州萬向、四川希望這樣一些大型企業,它們技術先進,管理優良,而且已經走向世界。
在融冰破土的春風中,一個個商業奇才“洗腳上田”
中國民營經濟的創業者在他們的發展初期,多數都是農民、手工業者,他們“走遍千山萬水,走進千家萬戶,説盡千言萬語,吃盡千辛萬苦”,胼手胝足從田野中走來。
1980年12月,安徽蕪湖的個體戶年廣久註冊了“傻子瓜子”商標。隨著這一品牌的打響,年廣久的生意越做越大,被稱為“中國第一商販”。
當時,宗慶後幹什麼?賣棒冰,賣作業本;魯冠球在幹什麼?先是打鐵,後在錢塘江邊修自行車;南存輝初中還沒有畢業就開始了擺攤修鞋,劉永好中專畢業當物理教師。然而,政策鼓勵、支援民眾自主創造財富的資訊不斷被傳播和證實,讓這些蟄伏著的經濟界風雲人物一個個“浮出水面”。
但經濟改革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1982年初,一批處在市場經濟“風頭浪尖”上的人被處以“投機倒把罪”。在個私經濟發源地的溫州柳市鎮,“五金大王”胡金林、“礦燈大王”程步青等八人被列為重要打擊對象,此即“柳市八大王”事件。
不久後五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的第四部憲法首次承認個體經濟的合法地位,個體戶的腰桿子開始硬了起來,不少個體戶成了“萬元戶”,有的還被政府戴上了大紅花請到主席臺介紹經驗。
“一有陽光就燦爛,一遇雨露就發芽”,群眾創造財富的熱情開始被激發。以個體私營經濟為特徵的“溫州模式”和鄉鎮集體經濟為特徵的“蘇南模式”開始萌生並漸漸馳名大江南北。
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説,民營企業就是改革開放的産物,改革開放的歷程,是一個對民營經濟從不允許到允許、再到放開手腳的過程。從我們的發展就反映出黨的政策英明。
在一次次突破“禁區”的改革創舉中獲得發展空間
在上世紀90年代改革進程中,山東諸城成了一個引人注目的焦點。當時,陳光任諸城市市委書記,在兩年的時間內,該市把全市95%的國家和集體企業“賣光”,陳光從此被人稱為“陳賣光”。諸城“驚世駭俗”的做法招致很多人責問:是不是在搞私有化?
一位領導同志在經過調查後充分肯定了這個經驗:諸城市通過股份制、“外資”嫁接改造、破産、兼併等形式,加大國有中小企業改革,實際效果顯著。之後的中央文件明確提出“一般小型國有企業可以出售給集體和個人”的指導思想,促使中國私營企業一下子從1990年的9萬多戶猛漲到1994年初的23.8萬戶。
諸城事件第一個嘗了“國退民進”這只螃蟹,為推動民營經濟的進程立下了汗馬功勞。
當時還有這樣一個普遍現象:出於對“姓資”的壓力和恐懼,很多明明是自籌資金、自負盈虧的私營企業,偏偏要去頂著個集體企業的“紅帽子”。這樣,自己分掉自己賺來的利潤,是“貪污”。一批有名的私營企業家因此被逮捕、判決。
1995年,溫州的“鹿運(鹿城運輸公司)紅帽子”事件——曾以莫須有的罪名被免去法人代表的公司大股東張朝榮最終重新拿回了正本清源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在中國經濟理論界掀起了一場大討論。此事成為中國民營企業回歸本來面目,明晰産權的一個標誌性事件。
這一時期,中國民營企業家們也開始在各自領域顯露崢嶸,上演了一幕幕轟動全國的精彩劇目:溫州青年王均瑤“膽大包天”,成為私人包機第一人;農民企業家陳金義一舉收購了上海6家國有商店,成為改革大潮中第一位收購國有企業的民營企業家;萬向錢潮股票上市,成為中國首家上市的鄉鎮企業,民營企業走向資本市場的大戲也由此拉開……
放眼向洋,從“作坊時代”向“跨國時代”蝶變
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民營經濟進入了超常規發展的歷史時期。
民營經濟開始翻開向尖端技術進軍新的一頁。今天,民營企業擁有全國 66%的專利與74%的技術創新以及82%的新産品開發。當年因“假冒騙”出名的“溫州製造”,如今以“德力西”“正泰”“飛策”等生産的溫州電器産品,已創造了連助“神五”“神六”“神七”飛天的輝煌業績。
民營企業入主上市公司,成為第一大股東的範例日漸增多,引起市場人士的普遍關注。一大批民營企業開始到海外資本市場“借殼上市”。
民營企業的靈活機制,使中國産品以勢不可擋的全覆蓋之勢打入世界市場,為中國産品走向國際化積累了大量經驗與教訓。30年前鐵匠出身的魯冠球,如今他的企業生産的萬向節不僅順利打入歐美發達國家,而且佔領了號稱高科技的美國同類産品的1/3市場。
抓住國際機遇走出國門,去境外投資已經成了越來越多民營企業的共識。“萬向”並購美國舍勒公司搶佔技術優勢,使其産品一夜之間融入美國市場;“華立”在泰國羅勇建工業園區;“康奈”將工廠“搬”到了俄羅斯烏蘇裏斯克;新洲集團把目光瞄準了俄羅斯的森林和石油資源……
在融入全球化和利用境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過程中,中國民營企業自身也一步步地從“作坊時代”向“跨國時代”蝶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