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在南京的一場讀書交流會上,當過知青、做過農民、幹過教師,最後做了30多年記者的江蘇電臺資深記者趙曉文拿著退休三年寫下的三部長篇小説,強烈抨擊當前存在的“文化名利化”現象,希望整個社會正視這一問題帶來的後遺症和文化荒漠、閱讀沙漠現象。
文化名利化與“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社會主義“雙百”文藝方針是格格不入的。時下文化被名家壟斷、利益也被名家主宰。奔名而去的盲目崇拜,雖然看上去名家文化在市場中所佔份額高,但那是一時的文化泡沫,與老一代名家的文化穿透力無法比擬。現在的名家文化,滿足於好賣好炒,有些作品已經遠離了民族精神,有些名家脫離了生活和現實,甚至語句不通,詞不達意,斧底抽薪,因為是名家,因為有利益,而被吹捧炒作和青睞,這對社會帶來的只能是糟粕而非文化精華。同時,它所導致的新文化、真文化、好文化受到排擠和扼殺,對讀者和社會都是不公平的,使得讀者只能跟著名家轉,失去了閱品和欣賞優秀文化的機會。
文化名利化讓社會閱品欣賞更加虛榮、淺碎。書籍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階梯,出版傳播名利化,閱品學習碎片化,使得社會文化的接觸面過窄、涉獵過淺過薄,造成思想狹隘,急功近利,艱苦努力的閱品汲取和學習卻變身為追名逐利走捷徑,沒有了扎紮實實的閱品功夫,只能是墻上蘆葦根底淺,經不起風吹雨打和未來考驗,也難以“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一步一個腳印的真善美追求遭到冷落,假惡醜的文化被一些人當成寶貝甚至利用新媒體廣泛傳播,讓整個社會堪憂,當下進行的網路整治就是對這一問題的正視。夢想不與實際相結合,千軍萬馬走獨木橋,不切實際地設計當冠軍的未來,一個孩子兼學多樣,缺乏術業專攻意識,量力而行、鍥而不捨精神,反而把對文化的學習教育弄成了人生的負擔,到頭來還是挖井不止、一事無成。
文化是有精神的,現在真正的好書好文化卻被當成“和氏璧”,容易束之高閣失去市場,那是丟掉了傳統文化、民族自信、人文自我。月亮都是外國的圓,對外國的一些明星和文化瘋狂至極的程度,讓我們的老祖宗們情何以堪!有些名家文化産品還沒有出世,媒體就跟風炒作,對社會的引導顯然是畸型化、名利化,這種風氣不改變,未來難有好文化、傳世文化就難以登堂更無法傳承,這對一個民族來説是極大的悲哀和危機。
文化名利化,讓文化掉進錢眼裏,必然使社會走向墮落。面對紛繁複雜的社會,人們的抵禦能力畢竟有限。酒綠燈紅的花花世界,資本主義的腐朽生活方式,明星富豪名人的擺闊顯霸,富二代官二代的所作所為,讓我們社會道德底線一而再再而三地崩塌,人們失去信仰,社會從哪拾起希望。
溫水煮蛙式的愚昧無知,也讓我們的文化大廈難於承重。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根本和靈魂,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想在地球上保留立足,必須讓自己的文化站起來並且走向世界。這一點,我們不僅要向西方文化學習,也要向東方文化學習,特別是要把人家的東西變成自己的文化,並巧妙地傳播出去,真正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借助於世界先進的傳播手段、方式,把我們的中華文化播向全球。
我們雖然有孔子學院,但是我們更要把孫悟空的西遊文化、毛澤東的人類幸福文化帶向全世界,讓全世界無産者聯合起來,創造一個新的世界。當美國大片征服著我們心靈的時候,我們卻無能為力;當外國明星被同胞中的粉絲和媒體狂熱追捧時,我們卻任由無知;我們的街頭在一些專家教授甚至官員的授意下大量改中文拼音標注英語來獲得所謂“國際化大都市”的自辱,做著侵略者想做都沒有做成的事情,我們卻無法阻止!可是,我們化了鉅資去宣傳中華文化,得來的卻是對中國的不了解,而我們這些已經從同胞身上賺得滿盂缽盈的文化名家們,能不能也到外國去好好的發一把賺一把呢,這才是真正的文化輸出,真正擁有了國際市場,千萬別做著到外國某些大廳去鍍金一下,回來就身價百倍,忽悠同胞的錢袋子,那只能是欺騙自己欺騙文化。
某些名家作品深藏的文化毒素已經對青少年造成了很大的傷害,卻因為他們是名人,具有強大的誘惑力和市場滲透力,等到被發現問題的危害卻已經不可收拾了。而國內一些人大力鼓吹和宣傳某些洋文化作品,不僅讓我們的錢白白送人了,而且思想文化主陣地也被人家佔領。《中國文化報》5月20日也在大聲疾呼,必須徹底根治國産少兒讀物的種種“毛病”。眼看著我們的孩子對哈利?波特津津樂道,卻不知道“盤古開天地”“女媧補天”等中國神話,我們能心甘嗎?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根基,中國孩子不能沒有中國文化的滋養。其實,這也是文化産品名利化變態畸形的必然後果。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和方向。一個自強的民族必須是文化高尚的民族,一個具有凝聚力、戰鬥力的民族自然是文化正義的民族。因此,面對文化名利化帶來的後遺症和重重危機,需要我們認真的反思。傳播優秀文化,弘揚真善美,才是促進社會進步,實現強國夢想的必然之路。(台灣網網友:練紅寧)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