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文娛辣嘴

地方戲曲當警惕“泛劇種化”

2015年06月25日 15:05: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漫畫

  徐鵬飛

  地方戲的地方性是其存在的邏輯和價值,一個劇種缺乏個性、缺乏獨特的藝術創造,就會失去其本身的光彩,也將被時代和觀眾所淘汰

  近年來地方戲曲獲得了一些發展,但也面臨著許多問題,比如劇種消失速度加快。劇種消失的原因是多樣的,個性消失,存在的必要性消失,是其中的重要原因。如何保持劇種的藝術特性,警惕“泛劇種化”,值得重視。

  所謂“泛劇種化”,是指在地方戲發展中,出現消解劇種藝術個性、模糊劇種特徵的現象。音樂最能集中體現一個劇種的個性特徵,但是,當下地方戲曲劇種音樂的發展走了一條模式化的道路,不僅音樂技術甚至連音樂語匯都一概取自大劇種和外來音樂,唱腔上的“串秧子”、場景音樂的歌劇化也比比皆是。一齣戲開演,如果提前不告知劇種,開幕曲響起,直至合唱出現,仍然無法辨別,是常有之事。可能直到主演開唱,方可恍然大悟。再細聽下去,戲曲唱腔創作平庸,缺乏劇種音樂本來應有的鮮明、濃郁、抓人的風格神采。整臺音樂歌劇化、西洋化問題嚴重,與本劇種的唱腔音樂幾乎完全是兩張皮。

  的確,絕大多數地方戲都是在近、現代興起,處於急切謀求發展的“生長期”階段。他們以開放的姿態向外界汲取營養,包括向比較成熟的京昆學習也沒有錯,但音樂應該表現戲曲的內在特徵,而絕不能以學習為理由實行簡單的拿來主義,直接運用京劇曲牌,使用京劇鑼鼓,甚至套用京劇的唱腔、板式……導致地方劇種“京劇化”。

  地方戲的地方性,是其存在的邏輯和價值。不同劇種的藝術風格,表現了不同地區民眾獨特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和情感方式。地方戲作為不同地域文化模式的結晶體,形成于不同地區長期形成的歷史、地理、文化環境中,同當地民眾的語言、習俗、性格、氣質、道德、情感等等具有緊密聯繫,同當地民眾深層的心理內容形成對應,所以它們不僅獨具風姿,也格外容易激活相應的心理和情感。“鄉音耳熟”,地方戲因此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穩定性。另一方面,地方戲曲也以藝術美的獨特性以及不可取代的技術積累和文化積澱,給異地觀眾帶來“驚艷”感。同樣是《白蛇傳》,美麗善良多情的白素貞在京劇裏是姓“京”,到了崑曲中便姓了“昆”,而常香玉演來則全然是一位河南白娘子。同樣的喜怒哀樂,被不同的戲曲劇種表達出來,構成了戲曲舞臺千姿百態的風貌,給人以獨特的藝術享受。

  所以,忽視劇種的個性價值,其實質是對戲曲文化多樣性的不珍惜。輕易地丟棄地方特色來追求所謂的成熟,甚至不加分析地盲目要求每個劇種能古能今、能中能外,這些都是不可取的。一個劇種缺乏個性、缺乏獨特的藝術創造,就會失去其本身的光彩,必將喪失被尊重和保護的資格,也終將被時代和觀眾所淘汰。

  因此,在當前地方戲的發展中,需要自覺地把對劇種建設的追求融入藝術劇目的創作中,保持劇種的藝術個性,努力克服“泛劇種化”毛病。特別是在當下資訊傳遞快捷、劇種之間交流普遍的情況下,不僅需要本土創作者在唱腔音樂上堅守個性,同時還要在劇本文學、表演藝術、舞臺美術等方面珍惜劇種的藝術個性及文化積累。此外,許多新劇目在創作中喜歡外請主創人員,希望這些外請的主創人員也努力去了解和研究所涉足的劇種,對該劇種藝術有應有的尊重,而不是草率地用“通用”藝術語言去改造它們。

  當然,保持個性絕不等於不發展。地方戲從來都不是以一種狹隘的地方性來吸引觀眾的,而是兼以濃郁的民族民間審美情趣,和合乎規律的獨特形態的美來完成藝術表達。人們對一個劇種傳統經典唱腔的喜愛,並不僅僅因為鄉音耳熟,更希望看到經過歷代藝人集體創造和篩選後,藝術形式錶現出的經典品質。把最深刻的東西,以最貼近民眾的情感表達方式錶現出來,這種表達應該是有趣、有味、也有技的。所以,在今天的劇種建設中,我們要把追求藝術個性同形式豐富、錘鍊提升三者緊緊結合起來。

  《 人民日報 》( 2015年06月23日 14 版)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