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國2》“每週一見”饞了誰

時間:2014-04-28 09:40   來源:中國青年報

  觀眾大呼不能一次嗨個夠,看著不過癮不解渴——從4月18日開始,吊足觀眾胃口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2》以周播的形式開播。而面對周播,觀眾表現出各種不適應。

  在日前《舌尖上的中國2》的首映式上,節目組特地準備了兩段片花讓大家先睹為快,但媒體一心想的卻是提前從主創那裏挖出更多的猛料。經過一番保密培訓的主創們警惕性超高,一上午都是臺上臺下在鬥智鬥勇。

  沒幾個人願意去看一場知道結果的比賽。戰線拉得越長,意味著防止“劇透”的任務就越艱巨。關鍵是,對已經被熒屏饕餮大餐寵壞了的中國觀眾來説,每週一集的節奏就像剛嘗了幾口開胃菜就被趕下餐桌一樣難受。幾十年養成的收視習慣,哪是説改就能改的?

  中國觀眾對周播劇的認知,大多來自這些年奮力追趕韓劇美劇的經歷。這一模式在歐美和日韓地區多年來已形成成熟的産業鏈,其最核心的特點就是“邊拍邊播”,每週播出一集或兩集,根據收視情況隨時調整劇集內容走向以形成最大播出效應。剛剛完結的《來自星星的你》,就讓每週的播出日變成“星粉”們的節日。

  但在國內,周播劇儼然成了一個遙遠的傳説。早在上世紀80年代電視文化貧瘠的年代,內地電視劇也採用過周播形式,《渴望》、《編輯部的故事》等經典之作都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獲得萬人空巷的播出效果。不過隨著電視産業的繁榮,制播關係和審批制度的制約,以及各家衛視為收視爭奪打響的系列戰役,觀眾已經被動輒一天兩集甚至三五集的海量供應撐大了胃,再加上發展越來越迅速的網路視頻點播平臺,讓有了大把選擇的觀眾被牢牢圈在電視機前,等待一週一集不怕晚的“好飯”,難度越來越大了。

  2011年年底,受限娛令影響,一些電視臺開始嘗試周播劇,可對於産能過剩的國産劇來説,“饑餓行銷”的結果不是因收視慘澹遭遇“腰斬”,就是在口碑上乏善可陳。電視劇尚且如此,更何況是一向被公眾以高大上的名義敬而遠之的紀錄片了。

  在紀錄片發展較成熟的歐美國家,周播是慣常做法。這種播出方式,可以使“舌尖”這一公共話題持續發酵,實現傳播效應的最大化,觀眾也可以有一週的時間跟親朋好友交流、回味。但這個美好初衷將要面對的風險還是很大。正如創作者所説,開拍時該片並沒有做周播的設計,只是開播前在某些結構和鏡頭上做了一些微調,而真正意義上的周播劇,最迷人之處在於它始終能和社會話題同步,與觀眾之間實現緊密互動,根據觀眾和市場反應來定制劇集的走向、集數。

  儘管現在很多年輕人都習慣通過網路追看外國的周播劇,這種模式也被一些業內人士認為是電視産業發展的潮流,是一種最符合市場化規律的制播形式。但是,製作公司捉襟見肘的資金、“今天投明天收”的浮躁心態,製作隊伍水準欠缺以及國內的審播制度,決定了“中國式周播劇”從一開始就在自説自話,無法邊拍邊播,而大量盜版的存在,更讓周播劇“雪上加霜”。

  在業界人士眼中,周播劇不是“每週一播”,這3個字代表的更多是拍攝手法和品質上的飛躍。周播劇模式走的是比日播劇高出一個層面的精品路線,可謂“私房菜”,靠的是品質。

  説到品質,那是國産劇永遠的痛。中國現在是全世界第一電視劇生産大國,去年生産電視劇1.6萬集,美國才8000集,韓國2000集。一個不看好周播劇的理由是,它不太符合中國國情,北美的大眾文化消費是多元的,中國電視劇觀眾基本處於文化消費模式相對單一的狀態,電視劇還在充當文化主食的角色。

  這幾天,一個播出政策的出臺同樣在業界引發地震。實行10年的“一劇四星”政策將退出電視劇舞臺,取而代之的將是“一劇兩星”的全新模式。規定一部電視劇黃金時段最多只能同時在兩家上星頻道播出,除了“釋放庫存”,讓更多電視劇得到播出平臺,還被認為可抑制演員高片酬,降低製作成本,有助於精品的産生。不過,消化庫存只是個美好的願望,那也得看庫存的到底都是些什麼貨色。每年有8000集電視劇拍完直接“進庫房”,其中很多本來就是粗製濫造上不了臺面的東西。

  要説近年來國産劇注水頻繁,這裡面不能説沒有播出方式的“功勞”。隨著大眾文化消費的多元化,我們的電視人在經歷過甩開膀子的粗放式經營之後,是不是也該研究一下精耕細作的方法了呢?紀錄片也好,電視劇也罷,説到底拼的還是品質。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