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晚,備受期待的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2》在央視開播,第一集《腳步》播出後引發了不少觀眾熱議,有觀眾表示被片子傳達的鄉愁所打動,但也有觀眾認為美食的畫面不夠豐富,感嘆美食畫面匆匆而過,讓人不過癮。(4月20日《深圳晚報》)
備受觀眾期待的《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在經歷播出時間的一再拖延之後,終於在18日晚與觀眾們見面。儘管《舌尖2》的播出週期從《舌尖1》的每天一集連播7天變成了每週一集,8周才能播完,多少讓人覺得不夠過癮,但它的播出,還是引發了觀眾與網友的熱議。只不過,這一次並非是眾口一詞的稱讚,還有一些質疑的聲音,比如有人覺得《舌尖2》對美食的展現不夠豐富,對情感的渲染過於刻意;還有人直言不諱地表示,《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變成了“舌尖上的中國人”。
關於美食的紀錄片有很多,而《舌尖1》之所以能夠脫穎而出,從一部美食紀錄片變成了全民熱議的話題,原因就在於它展現的是美食,但又不僅僅是美食,實際上是以美食為載體,來展現無數中國人當下的生活和生存狀態,以及為了尋求製作美食的過程中所付出的辛勞、汗水,所表現出的堅毅和勇敢。而對於觀眾來説,當他們在電視上看到自己家鄉的美食,看到自己家鄉的人民生産和製作美食的過程時,馬上就會激起強烈的思鄉之情,並且通過這部紀錄片來紓解內心思鄉卻不能近鄉,不能回鄉的或濃或淡的鄉愁,這才是《舌尖1》獲得巨大成功的根本原因。
《舌尖2》的導演和製作者們,顯然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在第二季對“人”做了更多的強化,那麼在節目時間相對固定的情況下,對“食”的展現可能會相對減少,所以才讓我們覺得它作為一部美食紀錄片,對美食的展現不夠豐富,成了“舌尖上的中國人”。而在筆者看來,不管是《舌尖上的中國》還是“舌尖上的中國人”,它展現的都是這個時代的鄉愁與變遷,都是生活在這片古老土地上的無數如你我一樣的平凡人的故事。如果説《舌尖1》“讓人想家”的話,那麼《舌尖2》就是“讓人更想家”,作為一部紀錄片,能夠做到這一點,已屬不易。
如果我們能夠由紀錄片中家鄉的美食想到家鄉,想到親人,甚至説因為看了這部紀錄片重新認識到以前被自己所忽略的家鄉之美,鄉親之親,那就足夠了。有觀眾説看了《舌尖2》,讓人口水與眼淚齊飛,口水是獻給美食的,眼淚卻是獻給故鄉,獻給故鄉的親人的。在處於時代巨變,城鎮化進程一步步加快的當下中國,我們需要這樣的眼淚,需要《舌尖》這樣充滿人文關懷與人性底色的“美食紀錄片”。(苑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