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國”來之不易

時間:2012-06-07 10:44   來源:人民日報

  最近熱播的電視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不僅展示中華大地有哪些美食,而且告訴人們美食是自然的饋贈,美食是勤勞和智慧的結晶。

  《舌尖上的中國》第一集名為《自然的饋贈》,可謂開宗明義。雲南香格里拉的松茸、浙江山地的冬筍、吉林查幹湖的大魚、湖北嘉魚的蓮藕、南海的深海魚類,乃至以後幾集介紹的陜北糜子、貴州糯稻、青海青稞、大連獐子島海參等等,所有這些動物植物食材,無一不是自然的饋贈。從古至今,大自然就是這樣厚愛人類,它的無私饋贈一直滋潤著華夏文明。

  自然的饋贈不會惠顧懶漢,唯有辛勤勞動才能獲取。採松茸的村民淩晨3點出門,走進20多公里外的原始森林,即使連續尋找十幾個小時無所收穫也不能氣餒。查幹湖冬捕的漁民,淩晨4點出發,在冰封的湖面砸出窟窿,要把2公里長的魚網在冰下拖行8個小時才能收網。陜北的老黃和他的婆姨,一次蒸700個黃饃饃,從把糜子碾成面,到過篩、揉面、發酵、上籠,歷時3天,然後再騎1個半小時的三輪車到縣城,1個饃饃才賣1塊錢。這些普通勞動者當然是為了養家糊口,但正如老黃所言,“掙這倆錢是辛苦錢”。

  自然的饋贈,經過創造性的勞動,變成油燜筍、酸筍、火腿、臘肉、腌魚、餃子、拉麵、泡饃、年糕、肉粽、米粉……以及精心調出的酸甜苦辣鹹。中華廚藝博大精深,烹炒煎炸蒸,腌臘糟醉熏,各種食材經巧思妙手,轉化為人間美味,既能走上百姓的餐桌,也能名列酒樓的招牌。它們從普通到神奇,煥發新的生機。如有偷工減料,休想通過舌頭的檢驗,休想得到民眾的好評。

  “舌尖上的中國”美得讓人著迷,但它確實來之不易。要把這種純美傳承下去,無論是直接取用自然饋贈的農人牧人漁人,還是不用勞心勞力就可以坐在餐桌邊盡情享用美食的都市人,都應該打心眼裏尊重自然,尊重勞動。

  尊重自然,就不能竭澤而漁,否則天然食材將越來越少;不能肆意污染,否則天然食材也難以讓人放心。尊重自然,也不能只説漂亮話,而要體現在行動中。

  為了延續自然的饋贈,採松茸的村民們遵守著山林的規矩——採完松茸,要用松針把菌坑掩蓋好,以保證菌絲不被破壞。為了讓查幹湖年年有魚,漁民們心口相傳“獵殺不絕”的古訓——用6寸網眼的魚網,只捕5年以上的大魚,有意漏掉未成年的小魚。這些實實在在的行動,體現著中華民族的生態智慧,當代人應當把它發揚光大。

  尊重勞動,就要尊重勞動者,尊重他們的勞動成果,不能糟蹋糧食,浪費食物。如今“吃得起”的人越來越多,“隨便剩”的現象也愈演愈烈,大款請客、公務接待中的餐桌浪費觸目驚心,許多飯菜幾乎沒怎麼吃就被倒掉,不僅令人痛心,而且敗壞社會風氣。同時導致餐廚垃圾增多,一部分被不法分子用來生産地溝油,一部分被隨意傾倒污染環境。不改變這種狀況,我們如何自豪地給世界展示“舌尖上的中國”,子孫後代該如何看待“舌尖上的中國”?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