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今天已經不再是巴赫或者貝多芬的時代,但嚴肅音樂仍然不可能缺席現代人的精神世界。不要説莫扎特、貝多芬這些少年成名的天才作曲家了,即使在西方音樂舶來不過一個世紀的中國,那些被歷史銘記的作品中,同樣有不少是出自“青年之手”——冼星海在33歲時創作了《黃河大合唱》;何佔豪、陳鋼創作《梁祝》時,正就讀于上海音樂學院,呂其明創作《紅旗頌》時,不過35歲。
據不完全統計,僅從2008年到2011年,全國共有2100多名作曲專業學生從學校畢業、走向社會。由此推算,以70後、80後為主體的青年作曲群體總數可觀。今天青年作曲人面臨的時代條件,要遠遠優越于過去,但是,為何今天的音樂會曲目裏仍然難尋青年作曲家的作品?青年作曲人有著怎樣的藝術追求?他們是否另有難言的苦衷?
初露崢嶸
與國外幾乎站在同一平臺
“當前的交響樂創作,堪稱百花齊放。”知名指揮家陳佐湟説。過去的作曲技法、風格主要體現為中國風格或者東歐音樂的痕跡;而今,青年一代作曲人視野更為開闊,他們廣泛汲取世界各種流派的養分,“與國外幾乎站在同一個平臺”。
的確,隨著社會開放程度與國際交流的擴大,交響樂這一舶來藝術已愈加煥發東方神采。越來越多的中國作曲家著力於用西方音樂語言描繪中國氣象、訴説中國故事,越來越多的中國作曲家贏得世界尊重。一些70後、80後的青年作曲家也初露崢嶸。
“中央音樂學院的郝維亞、上海音樂學院的陳牧聲和武漢音樂學院的趙曦,可視為70後作曲家中的佼佼者”。中央音樂學院作曲係副主任賈國平列舉説,郝維亞創作的歌劇《山村女教師》、陳牧聲的交響詩《牡丹園之夢》和趙曦為三位打擊樂手而作的《金木》,不僅獲得了多項國內外殊榮,而且贏得了不錯的口碑。
當然,70後作曲家遠不止這三位。比如,同樣任教于中央音樂學院的鄒航,曾在1997年以《十八羅漢》在荷蘭舉辦的國際作曲大賽中獲獎,成為該獎項年紀最小的獲獎者。曾在不滿20歲時,連獲瑞士國際音樂電影節大獎和美國歐柏林作曲一等獎的黃若,其在2003年舉辦的音樂會獲得《紐約時報》“全美年度十大音樂盛事”之一的不吝讚美。
“80後作曲群體在數量上,比60後、70後涌現更多的人才。”賈國平認為,這與音樂教育的發展以及上世紀90年代之後愈加頻繁的國際交流相關。目前就讀德國弗萊堡音樂學院的楊琳,是“德國西門子音樂支援獎”年齡最小的獲獎者。而在歷史上,卡拉楊、伯恩斯坦、拉亨曼等享譽世界的音樂家,都曾榮膺西門子音樂獎終身成就獎。1988年出生的李劭晟,其中學時期的作品就獲得美國芝加哥國際作曲比賽青年組第一名,等等。
如今,究竟有多少青年作曲人活躍在創作一線?很難找到確切的統計。經過音樂學院作曲專業訓練之後,他們一般的出路有:在國內或者國外繼續深造;加入音樂學院的青年教師隊伍;從事其他工作等。不論何種路徑,單純從事嚴肅音樂的創作,對於青年作曲人來説恐怕還是理想。一位青年作曲人坦言:自己每年有一半時間寫喜歡的音樂,另一半時間只好寫能養活自己的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