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臺當局修正課綱引發高中生示威抗議,輿論指出這是“課綱”掩護“臺獨”進校園的腳步。今年是中華民族抗戰勝利70週年,也是臺灣光復70週年,但在兩岸分別舉行紀念活動時,島內卻屢傳怪談。
紀念抗戰勝利惹了誰?
今年是中華民族抗戰勝利70週年,也是臺灣光復70週年。上周“七七事變”78週年紀念日時,兩岸分別舉行了一系列紀念活動,但臺灣內部也傳出一些怪談:為何要紀念抗戰?
香港《大公報》8日指出,抗戰勝利、臺灣光復正戳到民進黨和“臺獨”分子的“死穴”,因為二者是兩岸重要的歷史聯結。為了切斷兩岸的各種關係,民進黨和“獨派”不惜淡化日寇侵華的殘暴罪行,甚至歪曲史實,如何對得起千千萬萬為抗日英勇犧牲的仁人志士?
臺灣《中國時報》10日説,對於抗戰勝利70週年,有些臺灣年輕人已沒有感覺。抗戰勝利對臺灣重要嗎?不妨反過來問問:如果抗戰輸了,現在會是什麼局面?如果臺灣現在還受日本官派的總督管轄,臺灣人的孩子上學時只能念次等學校,臺灣人可以像現在這樣抬頭挺胸嗎?可以動輒批評政府嗎?可以組織政黨競逐政權嗎?可以選出自己的領導人嗎?青年們可以多日佔領“立法院”嗎?臺灣人可以講閩南語而不是日語嗎?當然都不行!還好抗戰勝利了,我們就是人,絕對不是次等人!這就是抗戰勝利的意義!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11日指出,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的意義,是為了緬懷先賢先烈的貢獻,也讓我們及後代永遠記得這段歷史,借此凝聚社會意識,為臺灣及兩岸打造永續經營的和平環境。我們也要對那些否定二戰歷史的“臺獨” 分子提出忠告:一個出於對“中華民國”的恨意而扭曲史實、甚至是散佈仇恨的團體,終究會自取滅亡,因為只是一群沒有靈魂的自大者而已。
臺當局修正“課綱”引波瀾
上周,臺灣有高中生到教育管理部門示威,反對“課綱微調”,聲稱拒絕洗腦,要追求教育正義。有臺灣學者對此表示,全世界的教科書都為政治服務,沒有絕對學術客觀。2016年國民黨登記參選人洪秀柱説,這次課綱修改只是扭轉李登輝至陳水扁時期的“去中國化”路線,且“調整的幅度仍然太小”。
臺灣作家黃智賢投書《中國時報》指出,確保“臺獨”課綱是“獨派”的大戰略,戰術則是要利用課綱事件發動新一波政治造勢,把“臺獨”政治勢力打進高中。用“課綱”做幌子,很容易欺瞞其他教育者,以為他們是在討論教育問題。反服貿和反課綱調整,對“臺獨”而言是同一件事,那就是試圖讓臺灣青年將“中國”永遠視為敵人。議題可以不停變換,內裏“臺獨”始終如一。這樣可以同時操練社會動員能力,發動對反對“臺獨”者的爆髮式攻擊,加速社會對“臺獨”的徹底順服。這是納粹式的思想改造,悲哀的是,他們已逐步見效。
臺灣資深媒體人徐宗懋也撰文指出,回顧臺灣日據歷史,李扁時代修改課綱有三大黑箱:一是肯定日本殖民踐踏先人血淚的歷史黑箱,二是未經由政黨辯論的政治黑箱,三是由幾個“臺獨”學者開閉門會議偷偷摸摸的教育黑箱。這三大歷史黑箱、政治黑箱以及教育黑箱,應該接受嚴厲的檢視。同時,現有修定的課綱不僅應貫徹執行,未來更應該大幅修改,強化日據時代先人抗爭的血淚歷史教育。(台灣網 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