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就職7週年 蔡英文為前主席煩惱(5/18—24)

時間:2015-05-25 08:39   來源:台灣網

  上周,兩岸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第三次工作會面在金門登場。臺灣島內,馬英九就職七週年,功過榮辱再受輿論點評;民進黨方面,蔡英文對2016年選舉的佈局,因施明德、林義雄兩位前主席而開始顯得混亂起來。

  “張夏會”

  5月23日,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張志軍應邀赴臺灣金門參訪,並與臺灣陸委會主委夏立言舉行了兩岸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第三次工作會面。

  台灣網發表專家解讀文章指出:張志軍主任此行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總體而言有三大特點,一是戰略中注意細節的解決,對兩岸兩會加快協商步伐具有重要推動作用;二是現實中浸透歷史的解讀,會談時間和地點選擇極具現實和歷史意義;三是原則下善於彈性的處理。

  臺灣《金門日報》24日社論認為,無論象徵意義還是實質內容,“張夏會”之於金門都具有高度意義,這是一場難得的會議,也是歷史的機遇,是金門翻轉的機會。作為戰爭的最大受害者,金門樂見兩岸從戰爭走向和平,從對峙走向對話,願“張夏會”成果能為金門發展帶來曙光,確立金門在兩岸關係中的新格局。

  香港中評社24日評論説,相對於前兩次兩岸事務首長會議,此次會面雙方都顯得更加輕鬆自然,更加感性務實,也更加坦率自信;取得的成果更加明顯,彼此更能理解對方的關切,默契十足。相信此次會議,對增進兩岸互信,推動下一階段兩岸關係的發展,有積極而重要的影響。

  馬英九就職7週年

  5月20日是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就職7週年紀念日,當天他發表演説談論執政7年來的政績時,舉出許多現場出席的政策受益者作為實例,被點名的老農、中小企業負責人、年輕媽媽、青年學生臉上都浮現笑容起身打招呼,立即博得滿堂喝彩,還有民間友人與他熊抱,對他7年政績大為肯定。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對此評論説,回顧這7年,兩岸關係由緊張對抗走向交流合作、由戰爭邊緣邁入和平發展,這樣的兩岸現狀不但符合臺灣人民的期待,也對臺灣經濟發展有利,值得民眾高度肯定。未來兩岸和平發展還有很長的道路要走,希望兩岸相關主管機關不斷為兩岸和平發展現狀再添穩固的基石。

  臺灣“行政院”政務顧問、前臺灣南部後備司令少將臧幼俠20日接受中評社訪問指出,馬英九當年最大的敗筆便是挾帶超高人氣與票數一舉登上大位,這樣的成績讓他興起了想當“全民總統”憧憬,但幾年下來,馬非但沒執行國民黨的既定政策,卻反執行了民進黨的策略(包含刪除軍公教年終慰問金、優儲等),不僅沒有捍衛國民黨的基層與鐵票,更著了民進黨的道,這點非常可惜!

  《環球時報》21日發文説,馬英九以“七年奮鬥,臺灣出頭”為題發表演説,但他面臨的輿論環境仍挺糟糕。民進黨和綠營報以尖刻的嘲諷和倒彩,藍營也不全是捧場的。馬英九顯然是臺灣特殊政治環境的犧牲品,他的領導力和適應性匹配不了臺灣政壇的高度複雜,關於這一點大概毋庸置疑。疑問是:臺灣是否存在有能力駕馭這種政治爆炸的人物和力量呢?回答還真未必是肯定和樂觀的。很多島外觀察人士相信,馬英九的在位表現經過一段時間的歷史沉澱後,將站得住腳。如果説“旁觀者清”是有道理的,那麼當下的臺灣輿論大概是“當局者迷”的不錯例子。

  兩位前主席讓蔡英文頭大

  臺灣“立法院”高層曾經分析,2016選舉因為國民黨氣勢太弱,但民進黨也沒有強到可以過半,“國會”在2016年“立委”選舉結果,可能是多黨不過半的狀況。對此,民進黨前主席林義雄看好這個趨勢,率領社民黨等第三勢力,想要搶奪民進黨的選票,他還炮轟民進黨在艱困選區與第三勢力拼選“愚蠢、混賬”,引發綠營震撼。另一位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也看好這個趨勢,並於21日大陣仗宣佈投入2016年“總統”選舉,姑且不論是否能獲得近30萬選民聯署,但已引起討論聲浪。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23日指出,蔡英文對2016年“總統”、“立委”選舉的佈局,最近被施明德、林義雄兩位前主席給打亂。尤其,林義雄積極整合時代力量、社會民主黨等第三勢力,並要民進黨讓出“立委”席次給這些小黨,更讓小英一個頭兩個大,甚為煩惱。

  中評社22日指出,施明德表態參選2016,除了吸引第三勢力,希望獲得非藍非綠的民眾支援,另一個作用力,就是對民進黨施壓。施明德絕對不會放過蔡英文的經濟政策和兩岸論述,也會要求蔡英文表態是否支援“內閣制”。施明德出身民進黨,比起國民黨參選人,更知道民進黨的痛處在哪。澳門《新華澳報》則分析認為:施明德參選,支援者恐不是支援民進黨的人,卻有可能會扯走本來可能會投票給蔡英文的“第三勢力”,讓蔡英文的得票率受到一定的影響。

  臺灣《中國時報》社論指出,蔡英文的“總統路”因國民黨似已潰不成軍而顯得十分“坦蕩”,但她仍需取得美國的信賴,才不會在最後一哩馬失前蹄。如果民進黨和蔡英文再不修正“臺獨”黨綱、不改善民共關係,而是只想對美國一邊倒,忽視陸美臺三方關係的平衡點,極有可能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走不好最後一哩路。(台灣網 趙靜)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