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猛禽’不夠用。”在2011年美國防長蓋茨下令關閉F-22隱形戰機生産線時,五角大樓肯定想不到,僅過了5年,美國就發出這樣的哀嘆。據美國《航空週刊》21日報道,美國國會已正式要求空軍在明年1月1日前,就重啟F-22生産線提交研究報告。文章稱,造成當前局面的原因,是中俄在第五代戰機領域的突飛猛進。
準備至少增産194架
美國《防務新聞》20日稱,美國國會19日通過法案,直接要求美國空軍研究恢復F-22戰鬥機的批量生産。報道稱,由於美國空軍正在失去對中俄的技術優勢,國會一反常態地表示有興趣在本財年內撥款重啟F-22生産線。美國會眾議院武裝力量戰術航空和陸軍力量委員會提出,在2017年國防政策法案中要求空軍部長開始實施一項研究,評估增加至少194架F-22所需要的成本。法案要求在2017年1月1日前向國會防務委員會提交研究報告。
報道無不抱怨地説,F-22戰鬥機在2011年根據時任美國防長蓋茨的命令結束生産時,共製造了187架。而最初該機計劃製造749架。諷刺的是,當時主張大力削減F-22産量、並最終關閉生産線的正是美國國會。
據介紹,誕生於冷戰高峰時期的F-22項目原本準備生産749架,以一比一的比例取代當時美國空軍的主力制空戰機F-15。但冷戰結束後,美國開始多輪軍費削減,F-22的採購數量也屢次被“腰斬”。為遊説國會支援採購這種劃時代的隱形戰機,美國空軍大肆鼓吹它對常規戰機的壓倒性優勢,但這卻造成相反的結果——既然F-22對其他國家空軍優勢如此明顯,何必還要建造這麼多?再加上F-22的研製成本不斷攀升,反對的聲音不斷增加。1997年5月發佈的《四年防務評估》不顧美空軍的反對,把F-22的生産計劃強制壓縮到339架。2001年拉姆斯菲爾德擔任美國防長後,大力推行美軍轉型,而F-22這種“充滿冷戰氣息的昂貴武器”正是他心中需要壓縮淘汰的重點。2004年拉姆斯菲爾德下令把F-22的生産數量砍到183架。美國空軍在隨後的5年內極力抗爭,終於獲得額外4架的撥款。但在反覆爭論中煩不勝煩的美國國會徹底失去耐性,最終促使F-22生産線關閉。極力支援該項目的美空軍參謀長莫斯利和空軍部長邁克爾 溫則史無前例地同時被解職。
重啟生産線不容易
莫斯利退役後仍不斷鼓吹應重啟F-22生産線。以他為代表的美空軍鷹派認為,考慮到中俄在隱形戰機領域出人意料地進步,美軍至少需要381架F-22才能維持重點地區的制空權。他們還建議美國應向日本、澳大利亞和英國等核心盟友提供這種戰機,以增加重要戰區的“猛禽”數量。
不過如今在重啟F-22生産線問題上,美國空軍與國會的態度卻顛倒過來。儘管國會已主動表示願意掏錢,但空軍卻態度消極。美國科學家聯合會的報告稱,最後一架F-22下線後,生産商洛 馬公司將組裝戰機所需的3萬套夾具、定位器和其他設備登記入冊並裝進集裝箱,運到加利福尼亞的陸軍倉庫中長期保存。當時的評估認為,只要2億美元就可以重啟生産線。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技術工人也不斷流失,恢復生産需要的成本與日俱增。美《空軍時報》3月稱,光是將F-22生産線啟封並恢復部分已被拆除的設備,就需要數十億美元。
新版“猛禽”什麼樣?
美國《國家利益》網站20日稱,如果F-22恢復生産,新“猛禽”將全面升級。首先將更新它的電子設備。現役“猛禽”的核心晶片生産于上世紀90年代,性能不足導致每次軟體升級都非常困難,這也是為F-22配備當前最先進的AIM-9X和AIM-120D空空導彈始終進展遲緩的原因。報道猜測,美空軍可能會為新版“猛禽”更換最新F-35隱形戰機使用的核心電子系統,不但能提升F-22的作戰能力,更能增強這兩種隱形戰機配合作戰的效率。此外,“猛禽”機身是上世紀80年代研製的,無論是動力系統還是隱形設計都大有改進潛力。但報道認為,如此大的改動還不如徹底推倒重來,美空軍的如意算盤是放棄F-22的重新生産,將所有精力集中在F-X下一代戰機上,重新拉開與潛在對手的技術代差。不過一名中國專家對此表示,美空軍用技術優勢壓倒潛在對手的設想顯然“遠水解不了近渴”,與希望化解當前空中威脅的國會更是“南轅北轍”。(魏雲峰 馬 俊)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