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臺媒:藍綠政客應拋開內鬥硝煙 關注民生

2008年11月27日 09:52:00  來源:
字號:    

   《我們三個》,是臺北市勞工局委託導演侯孝賢監製的一部勞工紀錄片。

  在和平東路一堵老墻下,羅茂盛守著兼代步的摩托行動咖啡車,扶著左腿的義肢,一站就是十二小時。這是他全部的生計,為養活青光眼的妻子和弱視的兒子,他做過管理員、賣過彩券,最後摸索出賣咖啡這條路。靠著客人半贊助式的愛心,羅茂盛熬過了挫折的日子,但他每天還在思考:未來的路要怎麼繼續走下去?

  這是《我們三個》的故事梗概。臺灣《聯合報》今日社論指出,一家三口都是身障,卻希望有尊嚴地維持自己的生活,羅茂盛一家沒有抱怨命運,也不質疑當局或社會不公,只是不斷地摸索嘗試、互相扶持。《我們三個》其實不只是羅茂盛一家的故事,也是臺灣許多勞動者的人生紀實;雖沒有《海角七號》的趣味和浪漫,這部半小時的紀錄片卻值得一看,特別對那些忘記人間真相的政治人而言。

  社論説,當金融海嘯狂襲全球,當臺灣經濟陷入景氣嚴冬,當司法正在偵辦幾億、幾十億新台幣的貪瀆案件之際,朝野政客卻還在為要不要“挺扁”、要不要發消費券作無謂的叫罵,在野黨一再發動群眾向“司法”示威。大環境氛圍的嗆辣,對照這個路邊咖啡攤靜默的生活掙扎,更顯荒謬而諷刺。過去八年在慘烈的藍綠對峙下,臺灣在政治上不僅徹底失去了凝聚共識的能力,即連非關政治的經濟議題也失去理性討論的空間,這是臺灣最可悲的墮落。如果連消費券這種緊急救命措施都遭刻意延宕,政治人物眼裏還會有市井小民的生活苦難嗎?

  事實如此,臺灣的政治不僅越來越和社會脫節,甚至可以説政治解決人民及社會問題的能力也越來越弱。過去十年,政治人物忙著修憲、忙著談改革、忙著政黨惡鬥、忙著建構“臺灣國”論述,消耗掉臺灣絕大部分的資源與精力,有血有肉的民生問題被擺到一旁。如今,國民黨忙著挖貪補漏,民進黨忙著反嗆拉扯,政治只是一味發泄憤怒、激蕩仇恨,留給民眾的則是難以平愈的創傷。民主對人民的意義,為何會窄化及矮化到此一地步?

  社論還表示,當越來越多人必須關掉電視,避免被醜陋的政治景象擾亂心情,人們看完《我們三個》這部紀錄片,可能會有喉嚨被卡住的感覺。羅茂盛思考未來的方式很特別,他獨自到海邊,借著海風的清冷和海浪的沖刷,來整理自己的思緒。大浪不時打得他踉蹌跌坐,有時甚至打掉他的義肢,羅茂盛必須奮起單腿,在千鈞一髮中向海浪奪回自己的義肢。我們不知道羅茂盛從險惡的海浪看到什麼出路,但那些掌握有偌大公權力和公資源的人應該問問:自己給了這樣的人什麼機會?

  臺灣經濟今年下半年已進入負成長,明年將更惡化,隨著企業裁員和關廠潮,島內到年底將有五十萬人失去工作。不必走到那一刻,我們已可預見未來的景象;到了那種時候,別説是身障的勞工,優秀的白領階級一樣將同遭其殃。屆時,羅茂盛的咖啡攤還撐不撐得下去?支援他的顧客還會不會繼續出現?這也許不是羅茂盛能回答的問題,卻是主政者該捫心自問的課題。

  羅茂盛夜裏在家中自行烘焙咖啡豆,對各國咖啡品類的脾性皆能娓娓道來;誰能想像,一位獨腿人如此用心經營他簡單的咖啡攤?就像他的獨子,須藉放大鏡將右眼緊貼在書頁上才能閱讀,也只是寄望不斷參加考試取得就業機會。在經濟的退潮時分,羅茂盛一家的堅毅和無怨,除了提醒所有勞動者不要灰心喪志,也提醒臺灣朝野政黨應拋開務虛的政治硝煙,回到關注人民真實生活的主軸來。

  社論指出,他們三個,在困境中不離不棄,共同維護一個家庭的生存和希望。而臺灣,這個被族群和政治歧見撕裂的家庭,有沒有辦法克服大衰退及大蕭條,端視它有沒有擺脫內耗的能力。切記,政治的沉淪皆由於政客心中只有敵我,只有“我們”和“你們”,卻忘了還有老百姓“他們”。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