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變臉”已經不是一件新鮮事。在上任總統第一天“閃退”《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之後,他最近卻突然對一度陷入停滯的《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關係協定》(TTIP)抱以“開放態度”。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當地時間4月24日,美國商務部部長威爾伯 羅斯會晤歐盟貿易專員馬爾姆斯特倫,正式討論如何推進TTIP談判。“此前,特朗普政府一直在推動與德國等個別的歐盟成員國達成雙邊協定。”該報認為,此次會晤標誌著特朗普政府的口風轉變。
態度明顯轉變
“美國總統唐納德 特朗普的最高貿易官員開啟了與歐盟恢復貿易談判的大門。”《金融時報》這樣形容美國商務部部長羅斯和歐盟貿易專員馬爾姆斯特倫日前在美國華盛頓舉行的首次會面。在這次會面中,如何讓《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關係協定》(TTIP)起死回生是核心議題。
在此之前,美國與歐盟之間的TTIP談判陷入停滯已有時日。2013年,TTIP首輪談判啟動,美歐曾尋求在2016年底前完成談判。然而,受主要成員國選舉、英國“脫歐”公投以及缺乏民意支援等因素影響,談判進展不如人意。
對於這項奧巴馬執政時期力推的自貿協議,特朗普政府此前並不怎麼待見。今年1月,就在特朗普簽署退出TPP的行政命令後不久,特朗普的首席貿易顧問彼得 納瓦羅曾放言,TTIP不過是披著雙邊貿易協定外衣的多邊協定,毫無必要。輿論由此擔憂,奧巴馬任內的美國在太平洋和大西洋苦心經營的兩大貿易夥伴協定都將被“丟進垃圾桶”。
不過,近期劇情出現了反轉。羅斯日前表示,儘管特朗普政府被很多人描繪為全球經濟中的一支保護主義力量,但它有意爭取與美國的主要經濟夥伴達成貿易協議。他還進一步明確指出,特朗普已決定不會對TTIP談判採取和對TPP相同的態度。
事實上,關於美國打算推進TTIP談判的積極信號,此前已有跡可循。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保羅 瑞安日前稱,TTIP展現了良好的貿易秩序,美國將繼續與歐洲朋友密切合作,為TTIP談判繪製前進的路線圖。
而德國總理默克爾上週末的一番表態更讓外界對TTIP談判的前景充滿希望。在3月訪問美國時,默克爾就曾向特朗普提出,希望美國能重啟與歐盟的TTIP會談。本月23日,她在出席漢諾威工業博覽會開幕式時表示,訪美期間會晤特朗普,對雙方關注美歐自貿協定相關談判“備受鼓舞”。就在此前一天,英國《泰晤士報》也披露稱,特朗普在會見默克爾後,對TTIP態度明顯好轉。
內外壓力夾擊
眾所週知,特朗普是一個出了名的“不情願的多邊主義者”。然而,堅持退出TPP的他這次為何對TTIP另眼相待?
“特朗普政府重啟TTIP談判其實並沒有太出乎人們意料。但令人意外的是,他調整立場比預期得要早。”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外交研究室主任袁徵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分析稱。
有分析認為,這其中有3月剛剛訪美的默克爾的功勞。一些歐洲媒體認為,正是默克爾説服了特朗普,讓其意識到歐美之間談成一項自貿協定比他想像的要更容易。
其實,與其説是默克爾的勸服,不如説是作為歐盟領頭羊的德國始終拒絕與美“一對一”談判,這讓特朗普不得不接受將歐盟作為談判對象的可能性。在此前訪美時,默克爾堅持主張奧巴馬時期的TTIP,而非特朗普主張的與歐盟各國分別簽署貿易投資協定。碰壁的特朗普雖然毫不客氣地“甩了臉色”,卻也意識到,只有轉變思路才能找到出路。
畢竟,美歐經貿關係如此密切,對美國而言至關重要。美歐曾估計,TTIP如果達成,將造就世界上最大的自貿區,涉及全球40%的經濟産出和50%的貿易活動,每年將分別給歐盟和美國經濟增加1190億歐元和950億歐元産值。
此外,特朗普還面臨來自美國國內的壓力。一方面,在特朗普所屬的共和黨內,關於他在大選期間以及上任之後表現出來的貿易保護主義存在不少微詞。“相比民主黨,共和黨與美國的工商階層,比如大企業、大跨國公司等聯繫更為緊密,更加注重推動貿易發展,主張自由貿易。”袁徵指出,特朗普如果想要在未來的時間裏更好地施政,至少不能過於得罪共和黨人,尤其是國會中主張自由貿易的共和黨議員。
另一方面,執政將近百日,特朗普不容樂觀的支援率和身處的已經撕裂的美國社會,讓他在推行不少政策主張時頻頻受挫,威望和形象都遭遇挑戰。根據《華盛頓郵報》和美國廣播公司23日發佈的最新民調結果,特朗普在美國選民中的支援率為42%,為“二戰”後歷任美國總統執政百日之際最低的支援率。
“未來,特朗普要想有所作為,必須對自己的立場進行一些務實的調整。”袁徵指出,面對當前並不有利的施政環境,這位“弱勢總統”急於改變現狀,贏得共和黨內和美國民眾的更多支援,而重啟TTIP正是一招應對之策。“此外,特朗普本人一向秉持現實態度,在他看來,只要能夠達成一個更加符合美國利益的方案,用什麼方式談不是太大問題。”
未來適時而變
當然,積極表態之後,特朗普政府必須直面一個客觀事實,重啟與歐盟的TTIP談判很有可能意味著開啟一場新的拉鋸戰。
目前,分析普遍認為,在德國9月大選之前,美歐雙方不太可能就TTIP取得明顯進展。因為歐盟成員國無法在大選年觸碰農産品關稅、數字經濟和服務業準入等敏感議題,而這些正是TTIP談判的核心內容。
此外,TTIP之前一直遭遇不少歐洲民眾的反對,甚至示威遊行抗議。“恢復談判將很可能是困難的,並在特朗普不受歡迎的歐洲招致公眾反對。”《金融時報》如是稱。
“TTIP談判肯定將面臨較大的阻力,美歐雙方將展開一場多重利益的艱苦博弈。”袁徵認為,這項經濟層面的談判,不僅涉及雙方的經濟利益,還是一番多方面的考量,比如在和歐盟緊密相關的北約問題上,美歐能否達成某種妥協就有可能影響談判進程。
在袁徵看來,美歐若想達成TTIP協議,“不僅需要雙方在經濟上做出讓步,同時也需考慮跨大西洋兩岸政治、戰略關係的協調”。而最終,美歐各自做出一定妥協並非沒有可能。
相比TTIP談判的前景,外界更為關心的是特朗普這次看似對多邊談判的“鬆口”究竟是一時的權宜之計還是立場的根本轉向。
美國《華盛頓郵報》注意到,雖然特朗普將反對自由貿易協議作為其總統競選活動的基石,並在其上臺後不久就退出TPP,但之後他並未採取其他具體措施,改寫美國與世界其他國家經濟關係的條款。
“這次並不意味特朗普回歸了多邊,因為歐盟整個市場準入是一體的,因此美國和歐盟有點像一個‘大雙邊’,特朗普可能之後也會以此作為這次態度轉變的託詞。”袁徵認為,不過,偏向實用主義的特朗普今後會根據具體情況調整立場。不同於上任這幾個月來急於兌現大選時做出的一些承諾,兩三年後,不排除壓力減小的特朗普可能改變主意,從雙邊轉回多邊,甚至以其他方式重拾TPP。“因為特朗普真正要達到的目標,是發展美國經濟,保護美國的國家利益。”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