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一帶一路”倡議對中國、對沿線國家和地區乃至對整個世界的影響均十分巨大,作為一項長期、複雜而艱巨的系統工程,“一帶一路”的推進實施面臨諸多不容忽視的風險與挑戰。在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的支援下,該所國際戰略研究室主任薛力博士與《世界經濟與政治》編輯部主任袁正清研究員聯合策劃組織了“一帶一路:實施中的挑戰與應對”研討會,會議成果授權中國網觀點中國獨家發佈。
——“一帶一路:實施中的挑戰與應對”系列專家談
鄭繼永復旦大學朝鮮韓國研究中心主任
近些年來,韓國與中國經濟的契合度越來越高,中國經濟的風吹草動都會在韓國引發巨大波瀾。“一帶一路”倡議規劃宏偉,與之配套的AIIB、絲路基金等也相繼啟動,對於就業率和經濟增長處於遲滯狀態的韓國而言,當然十分關注。然而,“一帶一路”倡議最開始並未規劃朝鮮半島,韓國也因此通過民間、學界和政界人士來詢問“一帶一路”的相關事項。韓國總體上對“一帶一路”持肯定、積極的態度。
“一帶一路”中韓國的作用
韓國在“一帶一路”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作為帶路的地緣連接點和結合點。從地理上看,一帶與一路的起點與依託都是朝鮮半島,西向、北向出發的一帶與西南指向的一路交匯于朝鮮半島,形成了一個完整且閉合的環。如此以來,地理上將朝鮮半島納入“一帶一路”就形成了順暢的回路,資金、技術、服務、貿易、物流的流通更為平滑。
第二、作為“一帶一路”的轉机與集散樞紐。地緣上的有利位置決定了朝鮮半島不僅僅是海洋勢力進入大陸的跳板,也可以作為走向海洋的前哨與轉机集散樞紐。“一帶一路”從一開始就確定了不是單向的輸出或輸入,也不是中國的獨唱,而是有更多地區參與的大合唱。在與其他經濟體的對接中,朝鮮半島可以北上連接北美和俄羅斯遠東及北極海道,直抵北歐、北美;東進則可將日本納入“一帶一路”。盤活一子,滿盤皆活,朝鮮半島發揮的轉机與集散作用非常重要。
第三、作為中國推行帶路倡議的樣本與典範。韓國作為典型的陸海橋梁國家,有助於我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展開。韓國與中國經濟上交往密切,人文上互動頻繁,貿易上互補性強,然而在政治、安全上韓國與美國更為接近,與其他周邊國家相比有著鮮明的個性與共性。在將之納入“一帶一路”構想中時有著典型的樣本特徵。
第四、作為中國帶路倡議的共助點與發力點。韓國在經濟、技術、資金、服務等多個方面有先發優勢,也有著與西方國家多年磨合的經驗。如果韓國能夠加入“一帶一路”的大合唱中,無疑是對中國的極大助益,對於AIIB、絲路基金,以及産能輸出上有利於中國。
第五、解決韓國與朝鮮的孤島效應。受地緣政治的影響,朝鮮半島被一分為二,成為兩個“島嶼”。軍事分界線的隔絕使韓國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島嶼國家,而朝鮮雖然與中國接壤,也因國際制裁等環境因素成為類島嶼國家。人為的分離嚴重阻隔了朝鮮半島的發展。在“一帶一路”的影響下,朝鮮與韓國的島嶼效應帶來的各類政治、社會與經濟問題有望獲得較好的解決方案。
“一帶一路”與韓國本國的發展戰略對接
韓國目前也正在謀劃本國的“一帶一路戰略”,即發揮地緣優勢,通過西進、北上和南下三個方向,以海洋運輸、海鐵聯運、空鐵聯運等方式打通韓國與歐亞大陸的物流通道,並對接、借力中國的“一帶一路”。
第一、西進戰略對接一帶,融入歐亞經濟圈。樸槿惠總統就任之後就提出了“歐亞倡議”,總體規劃就是以“借港入陸”方式對接一帶。在具體的做法上,即以歐亞倡議、中韓FTA等匯入環黃海經濟圈、渤海經濟圈,通過海鐵聯運接駁舟山、上海、連雲港、青島、煙臺、大連等重要港口,登陸後以TCR(跨境中國鐵路)的方式打通亞歐物流通道。
第二、北上戰略突破朝鮮經濟洼區,走進北極圈,重塑“北方經濟”。在陸路交通上,為突破朝鮮的隔絕,韓國正籌劃推動“北方經濟”(即模倣盧泰愚政府時代與社會主義國家建立關係的“北方外交”),以介入朝鮮的特區、港口發展等經濟聯繫突破這種地理上的隔絕,並與GTI(大圖們江流域開發計劃)、長吉圖開發、遼寧沿邊開發等對接,陸路方式接入TSR(跨境西伯利亞鐵路),進入俄羅斯遠東,並以釜山、羅津、清津等港口為出發點,北上跨越北極,達到歐洲與北美。釜山已經計劃投資羅津港,POSCO(浦項制鐵)已經注資建設中的俄朝哈桑-羅津鐵路,且大量注資俄羅斯在羅先投資的碼頭。
第三、南下戰略接軌一路,打通海上通道。主要利用韓國在東南亞的大量投資與良好關係,通過借力中國加超越中國的方式,進軍印度與中東、非洲等地,基本路線與中國的“一路”重合。
第四、經濟與政治安全的“雙搭車”。在經濟上,韓國採取倚重中國的做法,充分研究中國投資過程中的“夾縫市場”,借力中國的影響力並“彎道超車”;政治與安全問題上,相對倚重美國,同時注入韓國的經濟影響。在東南亞、非洲與中東地區,韓國在借重中國時則強調與中國的同質性,而在與中國競爭時則強調與中國的異質性和與西方文化的同質性。同時,在向朝鮮投資的過程中,韓國也是借力中國與俄羅斯,以靈活手段重手打入朝鮮市場。
對接中韓雙方發展戰略的建議
雖然中韓雙方在“一帶一路”的對接上有相當大的潛力,但要真正化潛力為實際成果,還有許多事情要做。
第一、更好地宣介“一帶一路”。事實上,韓國學界與政界仍然對“一帶一路”有疑慮,不理解“一帶一路”的發展模式、理念與創新思維。同時,“一帶一路”的推動,自然會在不少産業方面有較大幅度的提升與改進,這對於差距較小的韓國産業優勢而言形成較大的衝擊,不可避免地有相當部分形成與韓國的競爭與衝突,韓國最擔心的部分也在於此。明義釋疑,與韓國競賽而不競爭是更好地實現中韓對接的第一步。
第二、在抓手方面應對中韓對接有更精確的定位。在布點、連線、輸出、吸納、結對、搭臺等六大抓手中,韓國究竟處於何種層級上要有準確的定位,才能做好更精確的對接,才能在設施連通、政策溝通與動員當地參與分享上有較強的操作性。同時,由於韓國在金融與管理方面與中國有較強的互補性,在AIIB、絲路基金等金融問題上也應充分開展與韓國的合作。
第三、中韓對接的時間表、路線圖與早期收穫上也應具體、落地、看得見。中韓在FTA問題上達成妥協是可資借鑒的經驗,在制定時間表與路線圖時可以此作為參考。同樣,FTA的成果也可納入對接帶路的早期收穫清單之中,並將之機制化、理論化,作為標誌性成果與經驗,外溢推動中韓在其他方面的合作。
第四、五通分析應具體可行。目前,在互聯互通方面,中韓之間海路、航空、通訊方面情況良好,鐵海、空海聯運是重點,應關注韓國的“借港入陸”戰略。貿易方面,中韓FTA已經達成協定,早期收穫可期。金融方面,人民幣清算、參與AIIB等金融合作也都相對順利。民心方面,中韓人文交流人多力量大,不再受具體事件所影響。因此,政策的溝通很重要,尤其是兩國安全與政治議題要有妥善的方案處理,不至於影響到其他方面。
第五、確定好朝鮮問題的定位。朝鮮在“一帶一路”中的定位關係到中韓對接的品質與高度。韓國參與“一帶一路”的政治安全動力就是要借此解決好朝鮮半島問題,因此,韓國式的“一帶一路戰略”中隱含著重要的安全內涵。在此問題上,如何與中國對朝鮮半島的安全戰略對接起來將決定著中韓對接的品質與高度,也左右著中國對朝鮮半島外交戰略的方向。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