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戰結束七十週年和聯合國成立七十週年的歷史時刻,官方、民間、學術界和媒體都在開展一系列的紀念活動。二戰結束七十週年以來世界秩序經歷了哪些深刻的變化?在近日舉辦的《重建世界秩序——關於全球治理的理論與實踐》新書發佈會上,參會的學者就二戰過後,“世界秩序”是不是應該被“重建”,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世界秩序正處在變革與轉型的關鍵時刻
書的作者,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人大重陽高級研究員龐中英教授是中國當代著名的國際政治學者之一。他在全球問題與全球治理,尤其是G20方面的研究都受到了國內外極高的關注。龐中英教授指出,當今世界秩序正處在一個是否發生有意義的變革與轉型的關鍵時刻,然而西方倡導的全球治理模式存在著很多問題。儘管沒有像歷史上秩序轉換時代的大的動蕩,但確實到了重建世界秩序的時候。學術應該有一定的自由度和超前性,應該提前探討這一話題。他預測,明年的G20峰會對全球治理的轉型是個關鍵點。
中國在世界秩序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未來如何演化便成為智庫必須關注的問題。原中國經濟出版社喬衛兵副主編表示,由於中國國際力量的迅速崛起,加大了中國在區域性包括全球性的治理中的話語權,對全球治理的轉型以及世界秩序的重建無疑帶來了更多的變數、中國印記和中國因素。前不久風生水起的亞投行的創建,“一帶一路”的推進,以及絲路基金的設立,無不説明瞭中國在當代全球治理中的獨特作用。更為重要的是,這些事情才剛剛開始,未來如何演化,將是我們必須給予更多關注的課題,也為我們研究全球治理與中國的學者提供了更好的學術機會。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張志洲在研討會上也認為,資訊技術不斷的發展,交往方式不斷改變的一個世界當中,全球化的日益增進的突飛猛進的世界中,這個秩序不夠用,所以,需要一種新的方式,問題越來越多,舊的僅僅是民族國家傳統的方式,所以,治理方式需要改變。
重提“韜光養晦”:千萬不要把“重建”挂在嘴邊
中國國際關係協會理事高志凱曾做過鄧小平多年的翻譯,他提出了不同的聲音。他認為,在今天世界秩序是不可能重建的,因為現在的世界秩序沒有被摧毀,所以,沒有理由、沒有必要,也不可能重建。世界秩序總是可以更好,但是現在説重建世界秩序有點言之過早、言之過急,甚至有點言之過過。
高志凱重提“韜光養晦”,他提醒輿論:“秩序還沒重建,最後現有的國際秩序、世界秩序反而被它加強了。千萬不要把重建世界秩序挂在嘴邊。”
國際關係學院國際政治系主任林宏宇的觀點與高志凱一致。他也表示,對目前中國融入國際秩序和發揮作用的時候,應該韜光養晦。“最近我們談‘一帶一路’、亞投行,也是過於看到它的好處。實際上很多東西都是利弊相生的,沒有全得,必然有弊出來。”
建議:慎用慣性思維,重義輕利多做貢獻
在二戰結束七十週年到來之際,西方學術界關於新的世界大戰的討論正在涌現一個新的高潮——認為世界大戰是有可能還會發生的。
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研究員馮鉞指出,一定不能用自己的歷史和習慣來推測別人,如果那麼推測的話,我們肯定要犯錯誤。歷史不一定是線性發展的,但是我們往往是受到一種從小的教育影響,這就造成一種線性發展的概念。
林宏宇提出,中國未來在塑造過程中,一定要多貢獻,這方面中國有很多優良的傳統。中國人一直強調重義輕利,這樣的好傳統需要不斷挖掘。習主席強調一種共贏、多贏、非零和,共用全球化時代的國家利益的包容性,這個力量甚至會超過高鐵的力量,規範的力量。
智庫應該成為一個流動的、開放的交流場所
“如今我們經常會把全球這個詞挂在嘴邊,這本身就是一個時代的變化,所以這個時代很值得我們去全力推動。作為智庫的一份子,在這個時代應有所作為。”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認為。
智庫為學者的思想碰撞提供一個寶貴的機會,觀點在辯論中不斷被證實被修正,螺旋上升。正如林宏宇所説:“智庫不應該是固化的,應該是流動的,開放的,交流的,應該是一種像風一樣在不斷的交互中産生idea。”
這樣的智庫激辯場,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