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美關係莫陷入“非白即黑”誤區
圍繞美國國務卿克裏訪華,南海問題被炒得天翻地覆,好似克裏來華就是為了與中國較勁。非也!克裏訪華猶如一片樹葉,折射出一個現象:在中美關係的輿論喧囂中,一些人陷入了“非此即彼”、“非白即黑”的思維誤區。
其實,中美關係中有攜手合作因素,亦有競爭性因素,但絕大部分還是合作。拿這次克裏訪華來説,主要有三大任務:一是為習近平主席9月訪美做前期溝通準備;二是就中美經貿合作、兩軍關係以及反恐、司法、執法合作等進行對話;三是就世界反法西斯戰爭70週年、朝核問題、伊核問題、氣候變化等國際問題進行磋商。
眾所週知,習近平主席9月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是中美關係中的頭號大事,中美雙方為了訪問的順利成功正在加緊籌劃準備,美方作為東道主亦是高度重視。人們記得,習奧安納伯格莊園會晤和北京會晤為中美戰略性溝通寫下了讓人印象深刻的篇章,中美都在思考如何延續輝煌使訪問富有成果。
中美合作方面,6月即將在華盛頓舉行中美第七輪戰略與經濟對話和第六輪人文交流高層磋商,美方高度重視,一些問題需要提前溝通。中美經貿合作亦是一個重要議題,有不少問題需要解決和澄清,其核心是中美雙邊投資協定(BIT)談判。對此,中美雙方的目標是一致的,那就是達成一個全面、高水準且體現非歧視、公平、開放和透明等原則的雙邊投資協定。去年,中美就BIT談判達成“時間表”,承諾2015年啟動負面清單談判。如何推進這一談判,將是6月下輪戰略與經濟對話的重點之一。
國際問題上的溝通是第三塊。美中作為世界頭號和第二大經濟體,在諸多國際問題上有著不言自明的影響力。除了朝核、伊核、反恐等老問題,氣候變化問題是新熱點。12月巴黎氣候變化大會是今年國際舞臺上的重大事件,從一系列跡象看,奧巴馬想推動此次大會能取得突破。眾所週知,撇開中國談氣候變化是空談,中美聯手才有文章可做。
正因為如此,用王毅部長的話來説,相信克裏訪華是“為溝通而來,不是為吵架而來”。
但是,中美之間也是有分歧的,美國對中國主導的亞投行及“一帶一路”戰略不感冒,在東海、南海等問題上興風作浪。尤其是南海問題,今年以來,中國在南海的“填海造島”被域內和域外的一些勢力污衊、誇大,華盛頓也出來説三道四。就在克裏訪華前夕,又有新插曲:美國的瀕海戰鬥艦進入南海,我們的054A護衛艦也跟了上去,受挫的美方揚言繼續派軍機軍艦。
人們注意到,在與王毅外長的會談中,王毅強調中國政府維護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意志堅如磐石,呼籲包括美方在內的域外國家秉持客觀公正立場,為維護南海和平穩定發揮積極和建設性作用。在隨後共見記者時,克裏表示雙方在會談中並沒有回避南海問題。王毅則回應説,中美兩國在南海問題上有分歧不要緊,但不要有誤解,更不要有誤判。這説明,中美雙方彼此都清楚對方的底線,不回避分歧,但也不擴大對抗。
假如把中美關係比作一個大蛋糕,對話合作的佔比遠高於競爭對抗的佔比,這恐怕是所有熟悉中美關係行家們的共識。新世紀以來,即便是“鷹派”把持華盛頓對華關係之時,這一佔比亦未發生根本性改變。
這幾年,奧巴馬政府針對中國崛起打出了“重返亞太”“亞太再平衡”之類的口號。這些戰略表面上咄咄逼人,其實要一分為二來看:其一,美國一直沒離開亞太,何談“重返”?其二,“再平衡”體現了美國有遏制、延緩中國崛起之心,但中國崛起不會因為外力而變慢,更取決於中國人自己的努力。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太平洋夠大,足以容下中美兩國。”看中美關係,我們不能陷入非此即皮的思維誤區,應該看到“容”這個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