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總理莫迪于14日至16日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此訪是莫迪總理就任後首次訪華,也是自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9月訪印以來兩國間的又一次重要高層互動。
曾經:糾結心態
據新德里電視臺報道,北京時間4日,莫迪首次通過新浪微博向中國網民發出問候。印度媒體稱這是莫迪訪華前夕釋放的積極信號。與以往相比,印度媒體如今有關中國的報道多了許多“正能量”。
過去,印度媒體一度熱衷於炒作“中國威脅論”。《金融時報》曾刊文指出,印度媒體對中國過分在意,讓他們焦慮的主要是:1962年兩國發生的衝突,而現在則是經濟發展方面和中國的比較。
在印度媒體報道中,中國時常是被比較的對象。比如,《印度時報》曾預測,2020年,印度經濟增速將超過中國,成為世界上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
分析認為,印度媒體的諸多報道透露出一種糾結矛盾的心態。一方面警惕著中國的快速發展,另一方面也在想方設法努力從中國的發展模式中汲取營養。比如,在中國召開十八屆三中全會之際,《新印度快報》網站文章指出,“實幹中國”給“空談印度”上了一課。文章指出,印度政界人士近日在政治集會上慷慨激昂地空談,而在北京閉門晤談的中國共産黨中央委員會成員將對下一輪改革開放展開思考。文章回顧了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成就,並指出,經濟發展帶來了政治穩定,也保持了國家實力。這是印度政界人士正努力試圖理解的一課。
現在:聚焦中國
隨著總理莫迪首次訪華的到來,印度媒體把目光聚焦中國,對中印關係的發展充滿期待。
2日,肩負為印度總理莫迪訪華鋪路重任的斯瓦拉傑在人民大會堂受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見。印度主要媒體均重點報道。《印度教徒報》報道稱,印度發起一項雄心勃勃的升級印中關係計劃,期待與北京攜手實現開啟“亞洲世紀”的夢想。
印媒對中印關係的前景充滿期待。比如,新德里電視臺網站刊登的文章認為,莫迪應把握住訪問中國的機會,加強與中國合作。報道稱,亞投行的成功呈現出中國無可阻擋的影響力。有分析人士甚至稱,這一“劃時代的成就”預示著“美國世紀的結束”和“亞洲時代的來臨”,印度應該順應趨勢。
當然,諸多報道依然透露出危機感,不過,以往處處可見的敵意已經被淡化。英文日報《德乾先驅報》刊登分析文章表示,崛起的中國已經成為既定事實,由於中國政治、經濟和軍事實力均比印度強大,中國並未從印度這邊感受到太大壓力,這對於莫迪來説是較為不利的局面;中印之間的關鍵議題在於關鍵航道與領土邊界問題,若二者不處理好,兩國關係的發展將非常棘手。
印度LiveMint新聞網報道則指出,如果印度想要與這位強大的鄰國比肩,就需要參照中國戰略,制定類似的外交政策。否則,就會像《孫子兵法》中所寫的,印度將不戰而敗。
未來:合作共贏
當然,一直以來,在沸沸颺颺的喧囂炒作中,印度也不乏理性的聲音。比如,印度前總理辛格就曾多次提到,“中國的和平崛起為世界創造了接觸中國的新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印度媒體中的理性聲音越來越多了。
“抓住來自中國的機遇”、“印度人民對絲綢之路很親切”等論調開始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印度媒體中。《印度時報》刊文指出,我們搞錯了競賽。印度不是在與中國競爭,而是在與別國競爭利用中國的非凡崛起。大多數國家都明白這個道理。不幸的是,由於過去10年來一直想像與中國進行勢均力敵的“競賽”,印度人拒絕了將其作為經濟超級大國來接觸。該報認為,印度應該從中國崛起中獲益更多。
如今,印度似乎開始奮起直追。
此次訪華,以強勢著稱的莫迪做足了功課。出訪前10天,他開通中文微博打出感情牌,博文中不乏“友誼”、“祝福”等字眼。莫迪曾公開表示,中國經濟發展是值得印度學習的對象。而印度長期以來都是資本短缺國家,中國的大量資本正是印度甚為看重的外部資源。
事實上,中印之間有著緊密的經濟聯繫。中國是印度第一大貿易夥伴。根據中國海關統計,2013年中印雙邊貿易額約為655億美元。去年9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印期間,雙方在經貿、金融、交通運輸、海關、文化等領域簽署了多項合作協議。據印度媒體報道,今年莫迪訪華可能會帶走價值100億美元的投資大單。
分析指出,作為全球人口最多、經濟高速發展的兩個新興經濟體,中印如能進一步深化雙邊關係、增加利益共同點,對於兩國經濟發展將産生互惠互利的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