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應邀在印度尼西亞國會演講時提出願同東盟國家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構想。此後召開的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和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都強調了包括“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在內的“一帶一路”建設。2014年3月5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所作《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出“要抓緊規劃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由此可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已經上升到中國對外開放的國家戰略。
中國自古就是對外貿易大國,存在東線、西線、南線等多條線路。東線通往日本、韓國,西線則進入到波斯灣和地中海地區,南線通往東南亞國家。在16—19世紀期間,從中國沿海城市出發,經東南亞轉机,最遠到達拉丁美洲的貿易路線曾將“海上絲綢之路”推到了發展的頂峰。因此,在“海上絲綢之路”的範疇中,拉丁美洲地區不能不成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構想的重要的、不可忽略的一極。
必要性
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
歷史上“海上絲綢之路”的鼎盛時期就是西元16—19世紀期間中國—東南亞—拉美間的貿易路線,包括葡萄牙人經營的澳門—果阿—裏斯本—巴西的貿易路線,西班牙殖民者開闢的從中國沿海出發,經馬尼拉轉机,到達墨西哥的阿卡普爾科和秘魯的利馬貿易路線。據學者估計,從1565—1815年的兩個半世紀中,每年運往馬尼拉的白銀在100—400萬比索,用來購買中國的生絲、綢緞等商品。1571—1821年間,從美洲運往馬尼拉的白銀貨幣共計4億比索,其中二分之一流入了中國。中國在“海上絲綢之路”中處於主導地位,長期保持貿易結構性順差。“海上絲綢之路”還帶動了中國與世界其他各國的文化交流。沿海地區的中國人開始遷居東南亞,將先進的生産技術帶到了當地,促進了東南亞的開發。同時,原産自拉美地區的農作物紛紛傳入中國,促進了中國農業的發展。
具有紮實的現實基礎
一是經濟發展基礎。中國、東盟和拉美地區是全球經濟增長較快的地區之一,也是率先走出2008年金融危機、經濟迅速復蘇保持增長的主要地區。2013年,在世界GDP總量中,中國、東盟和拉美分別佔的比重為14.9%,4.3%和8.8%,三個地區經濟總量加起來佔全球經濟總量達到28%,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二是經貿發展基礎。2013年底,中國與東盟、中國與拉美的雙邊貿易額分別突破4000億美元、2600億美元,雙向投資信增額分別累計達1007億美元、834億美元。目前,中國是東盟第一大貿易夥伴,是拉美的第二大貿易夥伴,東盟是中國第三大貿易夥伴。到2020年,中國與東盟、中國與拉美的雙邊貿易額將有望分別達到1萬億美元和5000億美元。
三是政治互信基礎。中國與東盟是地理上的近鄰,有著長期密切的政治合作關係。2003年10月,中國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雙方建立“面向和平與繁榮的戰略夥伴關係”,2010年,雙方共同制定了第二份《落實中國—東盟面向和平與繁榮的戰略夥伴關係聯合宣言的行動計劃》,政治互信進一步加強。中國雖然與拉美地區地理上相隔遙遠,但是長期以來在國際事務中相互支援,結下深厚的友誼。中國與拉美多個國家結成全面戰略合作夥伴或戰略夥伴關係,進入21世紀以來,中拉關係無論在速度、廣度,還是在深度上都上升到一個全新的高度。
為中國提供一個更加具有包容性的對外開放平臺
第一,將中國全面對外開放的局面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現在,中國與東盟、中國與拉美的經貿關係發展如火如荼。如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延伸至拉美地區,形成中國—東盟—拉美地區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經濟帶,將擴大中國的海外市場,減輕中國對外經貿對歐美市場的依賴,為中國外向型經濟注入新的活力。“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將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東西呼應,各有側重又能貫通一體,提高中國全面對外開放的層次和水準,奠定中國在全球貿易和經濟新格局的核心地位。
第二,衝出美國利用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企圖對中國實施的包圍和遏制,維護中國的核心國家利益。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TPP)的創始成員國中有東盟國家汶萊和新加坡以及拉美國家智利。後來又陸續有越南、秘魯和墨西哥,原本是拉美與東盟國家合作的一項傑作。後來由於美國的加入對TPP的引導,使其越來越像是美國在貿易上遏制中國崛起的工具。“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的實施,有利於中國團結東盟和拉美國家,構建有利於太平洋兩岸國家整體利益的經貿合作格局,也是對TPP錯誤方向的有效糾正和對美國遏制戰略的強烈反制。
第三,為中拉合作論壇的發展指出鮮明的方向。經過多年努力,中拉合作論壇首屆部長級會議已于2015年1月在北京舉辦,有望成為未來中拉合作的常設性機構平臺。如何將中拉雙方緊密凝聚在一起?未來雙方合作的方向是什麼?如果中國能提出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延伸到拉美地區,加強互聯互通,既能夠從贏得拉美國家歷史淵源上對其合理性的認同,又能切中未來中拉在經貿、基礎設施建設和人文交流等方面加強合作的趨勢,還能夠把中國與東盟之間的合作連接起來,可謂旗幟鮮明,一舉多得。
順應時代要求和各國加快發展的願望,具有全球性的戰略意義
從全球政治格局來看,中國、東盟和拉美都是發展中國家,是維護世界和平,推動全球政治新秩序的建立的堅實力量。這些力量團結在一起,將會有力地遏制國際霸權主義,推動全球新的治理格局朝著多元化、合理化和公平性的方向發展,維護地區穩定和世界和平。可以想見,隨著“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延伸到拉美,中國、東盟和拉美攜手開創一個全新的太平洋時代即將到來。
從全球經濟格局來看,毋庸置疑,“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將中國、東盟和拉美這三個當下全球經濟發展最有活力的健康經濟體聯繫在一起,實現強強聯合,同時實現資源的有效流動和配置,為這三個地區的發展注入可持續發展的強勁動力,也必將成為世界經濟走出危機實現復蘇的強大引擎。
從世界文化交流來看,中國、東盟和拉美地區都曾經孕育了偉大的古代文明,“海上絲綢之路”曾經是文明交流之旅。如今,三個地區之間的文化交流日益頻繁,“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的實施必將促進世界文化的多元化發展。
困難與障礙
拉美一體化進程緩慢,各方意見不一,難以形成合力
拉美的一體化進程從二戰以後起步,歷經近70年的發展,到目前雖然形成了一些階段性成果,但是相比歐洲等地區,還處於比較鬆散的階段。目前,拉美地區存在的一體化組織的影響力還難以覆蓋到整個拉美地區,在一致對外方面還缺乏協同性,與中國和東盟的聯繫上的加強還需要時日。
中國與對拉美地區的整體合作水準有待提高
由於拉美一體化進程緩慢,儘管近十年來,中國與拉美地區的交往、交流發展十分迅速,但主要成果還只是體現在與拉美的一些國家層面上。作為一個整體性的區域而言,拉美與中國的整體合作離期望還存在一定的差距。空間上的距離使得許多國家對中國也缺乏深入的了解,許多方面存在隔閡。就連與中國交往密切的拉美國家中,也因為一些中國企業在當地的投資和經營上的處置失當,加上外部因素的渲染,使得這些拉美國家對中國産生多方誤解而缺乏深層次的信任。拉美國家對“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還持觀望態度。
拉美與東盟之間的關係比較鬆散的現狀,會拖慢“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的實施
儘管一些拉美國家積極拓展與東盟的合作關係,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從整體上來看,拉美地區與東盟之間的關係還比較鬆散。東盟對拉美地區也缺乏足夠的重視。如果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延伸至拉美地區,那麼拉美與東盟的關係將成為這一戰略重要的關鍵因素。相比中國與東盟、中國與拉美之間的關係,拉美與東盟之間的關係現狀將會成為實施“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的短板,而這卻是中國作為這一戰略的倡導方的主導者難以把控的。
美國的態度將會嚴重影響“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的實施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的實施不能忽略美國的“臉色”。美國一直視拉美為戰略“後院”,奧巴馬政府上臺以來實施的“重返亞太”戰略,越發重視對東盟的爭取,加強對中國的遏制。如果“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能延伸到拉美地區,將中國、東盟和拉美緊密聯繫在一起,不僅是對美國當前雄心勃勃主導的TPP的強有力地反制,還是對美國的全球霸權形成巨大的挑戰,這將是美國所不能容忍的。因此,美國可能會給“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的順利實施設置阻礙和麻煩。
政策建議
將建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作為落實三方合作的核心戰略目標
目前,中國政府已經將建設新海上絲綢之路作為對外開放的國家戰略予以高度重視,接下來中國應當在外交上主動出擊,爭取更多的東盟和拉美國家的支援。特別在與拉美國家的交往中主動宣傳和推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尤其是要爭取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在拉美有影響力的國家的支援。
與此同時,中國應與東盟、拉美國家加強合作,共同規劃“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在進一步深化中國與東盟現有的合作機制,落實中國提出的“中拉合作論壇”以及加強拉美與東盟的雙邊合作基礎上,將其整合成中國、東盟和拉美國家都參與的“三方合作論壇”,將建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作為三方合作論壇的紐帶和核心戰略目標,整體統籌和規劃區域發展、開放與合作。
將締結多邊自由貿易協定作為落實“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主要抓手
目前,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實施效果顯著,有望在此基礎上打造“升級版”。中國與拉美智利、哥斯大黎加和秘魯三國的自由貿易協定實施情況良好,對拉美其他國家起到了一定的示範效用。中國應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為契機,加快與更多拉美國家的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爭取締結更多的自由貿易協定,將“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和“中國—拉美國家自由貿易區”連成一個整體,形成一個更大的自由貿易區,實現中國、東盟與拉美之間資源和人員更加自由地流動。
將加大基礎設施建設互助作為推進“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重要保障
加大基礎設施建設互助,實現互聯互通、優勢互補是推進“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重要保障。當前,東盟和拉美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比較薄弱,制約了本地區的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水準。運用基礎設施建設銀行等金融平臺加大對東盟和拉美地區的基礎設施的投資與支援,謀求在中國—東盟—拉美範圍內的互聯互通。
將擴大民間交流作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重要促進手段
“海上絲綢之路”自古就是和平之旅、發展之旅、文明之旅和友誼之旅。“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要實現不同文明之間的多元共生、包容共進,造福于本地區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擴大中國、東盟與拉美地區間的青年、智庫、議會、非政府組織、社會團體等友好交流,能夠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發展提供更多智力支撐,增進人民了解和友誼。中國應加大文化“走出去”步伐,對東盟和拉美地區開展以“海上絲綢之路”為主題的民間交流活動,擴大其在東盟和拉美國家的影響力和認可度,促進“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作者 唐 俊係浙江外國語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副所長,中國拉美學會常務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