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溝通資訊、促進交流、增進了解、消除偏見等方面,媒體負有重大責任。媒體交流是公共外交的重要力量。
伴隨著現代資訊技術迅猛發展,新興媒體的“升級換代”時間大大縮短,資訊傳播方式日新月異。但是,有一點是不變的,那就是資訊的內容仍然要靠媒體人去采寫、編輯和製作。外國媒體人怎麼看中國,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外國的受眾。而中國的媒體人怎麼看世界,也會對中國人腦海中的“世界影像”形成重要影響。
新聞傳遞的不僅僅是資訊,更是一種文化,一種思維方式。目前,全球資訊傳播的主要資訊流仍然是從發達國家流向發展中國家。許多重大事件,包括那些發生在發展中國家的重大事件,其主要的“解釋權”也都掌握在發達國家媒體手裏。長期的資訊傳遞失衡,會潛移默化地影響人們對事物的準確判斷與把握,會扭曲人們衡量一些事情的尺度。在世界格局向多極化的演變過程中,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舞臺上的聲音越來越強,資訊傳播領域的多極化同樣是大勢所趨。但是,發展中國家的話語權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提升運用話語權的能力至關重要。
在溝通資訊、促進交流、增進了解、消除偏見等方面,媒體負有重大責任。媒體交流是公共外交的重要力量。不同國家媒體之間的交流溝通,有助於更全面、客觀、準確地報道對方。近年來,中國與外國媒體人士的交流在不斷加深擴大。交流中既有在采編、發行以及經營方式方面的切磋,更有思想的碰撞、觀點的交鋒。這不是用一方的觀念去駁倒另一方,更不是強迫對方接受自己的觀念,而是通過交流碰撞,加深相互了解,澄清事實,更好地把握不同觀念産生的原因。
中國走向世界,需要客觀友善、于我有利的國際輿論環境。中國媒體承擔著崇高的使命,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擴大交流合作,提高國際傳播能力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