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製造業呈萎縮態勢

時間:2012-07-04 13:49   來源:人民日報

  全球範圍內6月份製造業普遍下滑。匯豐銀行7月2日公佈的數據顯示,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大多數經濟體6月份製造業進一步放緩。日本公佈的6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49.9,是去年11月以來最低。韓國製造業在連續數月增長後也出現了萎縮。相關數據也顯示,歐元區6月份製造業繼續萎縮,下半年幾乎不會顯現復蘇動能。美國6月份製造業的表現也很差,近3年來首次出現萎縮。

  6月PMI全球普降

  6月份韓國PMI從5月份的51.0降至49.4,製造業5個月來首次下滑。越南製造業的下滑幅度更大。6月份匯豐越南PMI從5月份的48.3降至46.6。中國官方7月1日發佈的數據顯示,6月份中國製造業PMI為50.2,較上月回落0.2,這是該指數連續第二個月回落,並創出7個月來新低。今年上半年泰國國內新建工廠1727家,比去年同期減少452家,投資額也比去年同期減少過半。

  PMI低於50表明製造業萎縮。英國市場研究機構馬基特經濟研究公司2日公佈數據顯示,歐元區6月份製造業PMI為45.1,與5月份持平,是自2009年6月份以來的最低值。德國6月份PMI降到45。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2日公佈數據顯示,6月份PMI跌破50,由5月的53.5下滑至49.7,其中新訂單大幅下滑是主要原因。這是美國自2009年7月以來PMI首次跌破50。

  歐債危機難逃其責

  全球製造業同步萎縮,歐債危機難逃其責。亞洲是全球製造業的基地,一直被稱為“世界工廠”,絕大多數亞洲國家的製造業都比服務業發達,東盟與中日韓更是以製造業為出口支柱,製造業直接拉動了當地的經濟增長。但受歐債危機影響,世界經濟增長乏力,目前亞洲製造業面臨需求減少、原材料上漲、勞工成本增加等壓力,亞洲製造業産品的市場需求已顯著放緩。泰國工業協會主席帕榮薩表示,工業産品佔國內生産總值35%,儘管泰國製造業在洪災過後開始復蘇,但是成本增加、勞工短缺、國內政治以及歐債危機等因素都對泰國製造業産生很大影響。

  有分析認為,雖然歐元區銀行業聯盟“呼之欲出”,讓人振奮,但歐盟領導人由於危機處理不當造成的成本在不斷攀升。對於深陷債務危機中的歐元區國家來説,繼續落實財政緊縮,實現減赤目標,以及讓銀行不違約、保證償還能力,都面臨著巨大壓力。全球經濟增長越來越乏力,歐元區也不能指望擴大出口。

  美國經濟諮詢機構環球透視的經濟學家奈傑爾高爾特在一份分析報告中稱,全球經濟減速已經打擊了美國製造業。ISM的數據顯示,美國製造業暫時失去動能,國內需求的增長不足以抵消來自歐洲和一些新興經濟體需求的下滑。他表示,美國製造業顯然受到全球經濟逆風的衝擊,不過,目前尚未處於衰退區域,美國建築行業正在改善,而油價下跌對促進美國消費也有幫助。他預計,美國製造業總體産出和就業狀況將保持非常溫和的復蘇態勢。

  擴大內需逆勢發展

  新加坡大華銀行經濟分析師全德健對本報記者表示,歐債危機短期內不能得到圓滿解決,將繼續影響亞太地區國家的外部需求。如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等國經濟傳統上都是由外需帶動,外需對於這些高儲蓄率的亞太國家來説非常重要。因此,當這些國家的外需顯著下降時,其對國民經濟的影響就很顯著。

  全德健表示,亞太地區國家政府應該增加投資,以帶動一些內需。但和歐美國家相比,亞太國家的國民收入較低,增加內部需求的空間有限。因此,亞太地區需要增加工資拉動消費,即要減少貧富差距,以調動自身的內需。

  印度和印尼依靠本國擴大內需,使其製造業逆勢發展。匯豐銀行的報告顯示,6月份印度PMI從5月的54.8升至55.0,印尼PMI從5月的48.1升至50.2。匯豐銀行經濟學家素汕林分析説,印尼6月份PMI之所以強勁,主要是因為國內需求抵消了外部不利因素對經濟的衝擊。6月份印度的製造業活動強勁增長,主要受新訂單的推動。

  在製造業放緩的同時,亞洲地區通貨膨脹有所下降。經濟學家們表示,這使得決策者,尤其是中國大陸和韓國的決策者可以將注意力轉向支援經濟增長,亞洲各國央行可能會推出更多寬鬆措施來提振經濟增長。但要保持亞洲製造業長期繁榮,必須進行産業轉型,要通過在技術、理念和服務等方面的創新實現突破。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