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北京市環保監測中心數據顯示,除夕夜PM2.5平均濃度遠低於去年。與之相對應的是,今年除夕煙花爆竹銷量同比下降了52%,除夕夜因燃放煙花爆竹致傷案例亦同比減少48%。
煙花爆竹燃放量減少了,這個除夕夜,辛勤工作了一年的民眾,在這個中國最傳統的節日裏,可以暫時不必躲在口罩的後面,穿過煙霧陣陣,閒看朦朧夜景。
這樣一種“量”的變化,儘管仍有下降、減少的空間,卻依然值得讚賞。昨天,北京市委、市政府針對除夕夜煙花燃放減少的情況,向市民發出了一封800字的感謝信,這也表明,在煙花燃放的問題上面,政府與民眾逐漸達致共識。
一方面,政府層面積極倡導,科學引導。不僅煙花爆竹的零售點和備貨量持續減少,還首次銷售新型環保煙花爆竹,以減輕空氣污染。同時,繼續即時公佈煙花燃放指數,引導市民儘量減少燃放。1月29日,北京市政府新聞發言人亦通過微博發起“不放煙花爆竹,從我做起”的倡議。
另一方面,民間亦多有倡議,很多民眾日漸意識到煙花爆竹對於空氣的嚴重污染,開始主動選擇拒絕燃放煙花爆竹。此前,在《新京報》一項調查中,48.1%的人明確表示,若春節期間空氣污染嚴重,將不會放煙花。
無論是政府的倡導還是民眾的倡議,最終將體現為民眾的自覺自為。而這,才是減少煙花爆竹燃放最強勁的力量。畢竟,政府的善意規勸只能止于建議和引導,不可能具體干涉每一位市民的個體行為。而燃放煙花爆竹帶來的直接傷害,往往只能在事發後産生一些警策意義。
據北京市政府煙花辦通報,除夕燃放煙花爆竹致傷13人,而環境保護部昨日通報,受不利氣象條件及春節燃放煙花爆竹的影響,1月30日(農曆除夕)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及中西部部分城市出現空氣重污染過程,開展空氣品質新標準監測的161個城市中,有68個城市發生了重度及以上污染,其中16個城市空氣品質為嚴重污染。
可見,清潔空氣品質,需要每一個人的努力。空氣污染也足見拒絕煙花的必要。春節期間不燃放煙花爆竹,不過是“不舉手”之勞罷了。不舉手,我們可以耳根多一點清凈;不舉手,我們可以少一些烏煙瘴氣。
即便是講“年味兒”,燃放煙花也並非年味兒的當然“標配”。一個沒有刺鼻硫磺味、沒有滾滾黑煙、沒有震耳噪音的春節,不是很好嗎?一個能看到繁星點點、能自由呼吸、能輕鬆適意逛廟會的春節,不正是每個人期待已久的嗎?某種程度上講,民眾自覺不燃放煙花,才是最濃的年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