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為啥成了“訴苦日”

時間:2012-03-15 09:30   來源:西安日報

  偷工減料、短斤缺兩、以次充好……因為打的是“悶包”,禮品提貨券這種新型禮品常常讓人吃悶虧。在“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來臨之際,許多讀者反映,禮品提貨券這種新型禮品常常讓人吃悶虧。(3月14日《解放日報》)

  每年“315”,都會出現消費者“訴苦”的高潮。“315”晚會,事實上也如同一個龐大的“訴苦會”:現場開通諸多投訴熱線,接受全國消費者的“訴苦”。除了晚會,這些年,“315”在許多地方也已成了一個“訴苦日”。每到“315”,各地的廣場都是彩旗飄揚、拱門醒目、標語招展、人潮涌動,有關部門一字兒排開,在現場接受消費者“訴苦”。消費者或訴説被假冒偽劣産品坑害,或訴説“明示即合理”、“沉默即默認”的“霸道”,種種情景,令人百感交集。

  “315”成了“訴苦日”,“訴苦”的聲勢不可謂不大,影響不可謂不廣,甚至還有消協代表消費者集體“訴苦”。奈何各路“霸王”對“訴苦”滿不在乎。他們或是以“不代表行業現狀”回應,或是以“不排除個別企業存在不合理現象”回應。這種種回應,其共同之處是“宏觀”上虛晃一槍作深明大義狀,“微觀”上卻一個“太極推手”就給問題設置了盾牌。有的“有關部門”,乾脆懶得理會,以“不便發表看法”的不變應了萬變。

  年年“315”,年年都“訴苦”。這本身就是最大的一個苦。整頓市場秩序,治理“霸王條款”,不能總是“務虛”時頭頭是道,“務實”時寸步難行。應該拿出一張時間表,明確在未來幾年解決問題的階段性目標,使消費者能夠看到取得的進展,樹立起信心。同時,時間表又會産生倒逼效應,推動各項措施落實,實現消費環境的真正改善。(奚旭初)

編輯:樊玉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