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太貴了!高鐵票一張要200多元,普通車一張只要30多元,坐一趟高鐵都夠我來回好幾趟了!”這是許多農民工的真實想法。春運來臨之際,雖然有農民工選擇做高鐵,但更多的農民工卻在爭坐綠皮車。對於高鐵提速帶來的便捷,有的農民工表示,“我不缺時間,缺的是錢。”
高鐵時代來了,但大量農民工爭坐綠皮車的現象,仍然耐人尋味。是農民工不喜歡高鐵嗎?當然不是。高鐵寬敞整潔,設施週全,服務好速度快,更能滿足現代人對於舒服便捷的需要。但高鐵的高端服務是以高昂的票價為基礎的,而很多農民工由於收入不高,寧願擠一些慢一點,也願意選擇不大舒服的綠皮車。
農民工不敢親近高鐵,本質上和窮小子不敢親近富家小姐的心態沒什麼區別,“腰裏沒銅,不敢胡行”,並非不喜歡好東西,實在是口袋裏的錢決定著人對於商品和服務的態度。所謂的有效需求,總是與收入水準相適應,否則,必然影響到日常生活。
這就説明,高鐵建設不純粹是個技術問題,也要與社會整體的需求相適應,尤其要照顧到低端消費群體的需求,如果服務都 “貪大求洋”,超過了社會整體的消費需要,必然會出現與需求脫節的狀況。以往一些季節甚至春運期間,都出現過的普通列車一票難求、高鐵車廂空空蕩蕩的現象,這正是高端服務太多而社會整體需求不足的體現。
不知道今年是否出現過高鐵車廂空蕩蕩的現象,但農民工爭坐綠皮車的現象説明,對列車的低端需求仍然健旺,鐵路作為一種公共服務設施,在建設的時候,一定要考慮這部分群體的利益,而不能為了高端而高端,要與群體的需要相適應。
至於綠皮車是否應當被淘汰,也不能由技術因素説了算,而要與經濟的發展及人們收入的增長速度相同步,只有人們的收入與高鐵的服務普遍相適應的時候,才是高鐵完全普及的時候。
資料顯示,到2014年春運的“四縱”高鐵幹線全部通車、高鐵運營里程突破1萬公里,高鐵網路逐步走向成熟與完善。也許在未來,高鐵將完全成為鐵路運輸的主力,在春運中更重要的角色。
高鐵的發展,服務的不斷高端化,是經濟與科技雙重發展的表現,自然是人們樂意看看到的。但只要有農民工爭坐綠皮車的現象出現,就説明綠皮車的消費仍然沒有過時,儘管設施較差,速度較慢,擁擠不堪,綠皮車也不應當淡出人們的視線,更不能退出歷史舞臺。鐵路運輸不能與大眾的需求相脫節,而要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只有不忽視所有消費群體的需求,才不會損害社會的整體利益。(方小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