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媒體的閃光燈中,溫州小夥子胡蘇亮從仲介那裏“貸”到了5萬元錢,用來經營自己的數位商店。為此,這個剛剛畢業一年的大學生抵押了自己的別克汽車,並且承諾一個月後全款償還。
人們欣喜地看待這一轉變:民間資本有了更大的空間,而政府則輕輕“退後了一小步”。
3月28日,國務院批准的《浙江省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鼓勵和支援民間資金,參與地方金融機構改革”;4月26日,溫州民間借貸登記服務中心(簡稱借貸中心)正式營業。長期處於法律灰色地帶的民間信貸行為終於在溫州被鬆綁,有了正式的“名分”。
在此之前,關於民間借貸的質疑曾經長期不絕於耳,有人擔心出現壞賬、借款人“跑路”,風險無法控制;有人擔心推高民間利率,高利貸盛行;還有人擔心民間資本缺乏監管,會擾亂金融秩序、破壞社會穩定……
甚至,就在退後這“一小步”之前,各地政府還一度出臺政策,“打擊民間非法借貸”。
然而民間借貸的發展並沒有停止。它的供給有充裕的流動性和雄厚的民間資本作為保障,它的需求有銀行的壟斷和企業資金鏈的緊繃作為依託。今年年初,在全國工商聯發佈的影響調查中,全國民營企業和家族企業過去3年有62.3%的融資來自民間借貸。
行政權力的干預改變不了市場的力量,但它卻能令信貸市場交易成本畸增。所以我們才會看到,過去的幾年,銀行貸款利率上浮100%甚至200%,民間融資演變成“高利貸”,年利率遠高於企業可能的盈利水準;所以才會有中小企業倒閉,老闆跑路、跳樓,曾經風光無限的溫州一度人心惶惶。
“民間資本是水,用得好了滋潤萬物,不好就會沖毀一切。”在今年的兩會上,浙江省委書記趙洪祝如此總結。兩個月後,溫州金融改革起步,民間資本也開始試水信貸領域。
這是政府在金融領域退後的小小一步,市場卻因此有了大大增加的空間。
胡蘇亮是中心的第一位客戶。他貸款的來源,是同為“80後”的朱凱捷。這位普通的上班族有幾萬元積蓄,卻不想僅僅放在銀行裏拿利息。現在,在政府開設的這個公開平臺裏,通過資格審核、協商、抵押、簽訂合同等流程,朱凱捷拿到了5倍于定期存款的利息,並且有汽車的抵押證作為保障;而胡蘇亮也拿到了現金,為自己的數位店注入了急需的資本。
曾被視為“洪水猛獸”的民間借貸,就這樣輕易地走進了陽光裏。
根據媒體報道,剛剛成立的借貸中心以公司化形式運營,註冊資金600萬元、由14家法人 8個自然人投資設立,裏面設有貸款仲介公司、公證處、律師事務所和銀行等配套機構。至於政府的角色,則是“引導為主”。
這個市場由各個參與主體相互制衡,而原本強勢主導的行政力量,正在變成經濟學家吳敬璉所提倡的,“一個有限的和有效的政府”。
在溫州,剛被鬆綁的民間借貸正在慢慢推翻曾經的質疑。胡蘇亮貸到的“第一單”,月利率1.2%,儘管仍然高於銀行貸款的0.5%,但比起近年民間借貸動輒3%-4%的月利率,已經有了大幅降低。
中心負責人説,這都是“市場競爭”的功勞。
在政府退後一小步之後,“前進一大步”的市場已經開始證明,降低利率的方法絕不是金融壟斷,控制行業風險的方法也絕不是卡死民間通路——如同我們都知道的那樣,治水的方法是疏,而不是堵。
就在幾天前,胡蘇亮的故事又有了新的延續。5月3日,有網友爆料説,胡蘇亮的身份其實是貸款仲介公司的員工,這“歷史性的第一單” 只是一場自導自演的騙局。不過,當天下午,溫州市鹿城區政府就通過調查澄清:借貸雙方資料齊全,手續也完全符合流程。
——你看,連我們一直憂心的“監督”、“秩序”這些東西,開放透明的市場也輕易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