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A股再迎MSCI“大考” 基金理性看待市場影響

2017年06月16日 08:05:00  來源:上海證券報
字號:    

   A股加入MSCI的第四次“大考”腳步漸近。北京時間6月21日淩晨,MSCI官方將再一次公佈是否將中國A股納入全球新興市場指數,這是A股自2013年以來第四次衝擊MSCI國際指數。

   在闖關成功的預期下,近來不少外資正借道滬港通、深港通大量“掃貨”大市值A股,以求謀得先機。與之相比,內地公募基金人士則冷靜得多,在他們看來,A股納入MSCI指數體系所能帶來的實際總量效應有限,闖關成功固然利好整個市場的長遠發展,但若失敗,也不會影響當前A股的投資價值。

   外資提早卡位大藍籌

   近期,伴隨上證50屢創階段高點,貴州茅臺、美的集團、格力電器等一眾白馬股也在不斷上演“新高秀”。對此,業內人士指出, 藍籌股近期的“瘋漲”可能與A股第四次衝擊MSCI新興市場指數有關,而在衝關成功的預期下,不少外資正借道滬港通、深港通大量“掃貨”大市值A股。

   數據統計,6月以來滬股通累計成交392億元,累計凈買入15億元;深股通6月以來累計成交303億元,累計凈買入69.78億元。截至6月13日,中國平安和貴州茅臺本月以來9次入圍滬港通十大活躍成交股;同期,海康威視、美的集團、格力電器和五糧液9次入圍深港通十大活躍成交股。

   此外,一度遭遇凈贖回的A股大盤ETF近期也重新獲得資金凈流入。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華夏上證50ETF的基金份額今年4月底為124.57億份,5月底一度降低至116.48億份,但到了6月13日,基金份額又再度回升至117.68億份;博時上證50ETF的基金份額同樣由5月底的5400萬份回升至5500萬份。

   高盛分析師在6月1日發佈的報告中表示,MSCI在6月決定納入A股的概率為60%,如果A股被納入MSCI指數,預計未來5年將給A股帶來2100億美元資金流入;5年後A股佔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權重或達34%,佔MSCI全球指數的權重達4%;中國股市規模名列全球第二,僅次於美國,這仍然是它應被納入MSCI指數的關鍵依據。

   還有多家外資機構公開表示支援A股納入MSCI。摩根士丹利一改前兩年的悲觀態度,高呼今年納入幾率大於五成,預估A股未來有望上漲19%;全球最大的資産管理公司貝萊德集團在一份聲明中稱,對於將中國A股納入全球指數持支援態度;瑞銀集團中國區戰略委員會主席錢于軍表示,相信A股在2017年納入MSCI指數的可能性較大。

   內地基金理性看待

   與外資的“狂熱”相比,內地公募基金對於本次A股“闖關”MSCI則冷靜得多。在受訪基金人士看來,A股納入MSCI指數體系所能帶來的實際總量效應有限,闖關成功固然利好整個市場的長遠發展;但若失敗,也不會影響當前A股的投資價值。

   富榮基金權益投資負責人胡長虹對本次A股闖關MSCI持謹慎樂觀態度。“之所以樂觀,主要有兩個方面原因:首先,在互聯互通新方案下,國際投資者可以直接對A股1000多只股票進行交易,無需受許可和流動性限制,對總額也不設限,每天的配額基本能滿足自由進出;其次,經過前番市場大幅調整後,監管層完善停牌規則,限制了隨意停牌行為。”

   匯豐晉信表示,從資金規模來看,A股納入MSCI指數體系所能帶來的實際總量效應有限,歷史經驗顯示,是否被MSCI指數所接受並不會成為影響股市走勢的主要驅動力。並且,由於納入MSCI被動指數並不等同於受到主動認可,再加上市場預期的提前透支,短期內很難對A股價值中樞形成直接影響。但需要注意的是,MSCI預期以及海外長線資金的引入,無論是對投資者結構的改變還是對市場風格的引導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針對納入MSCI指數對A股帶來的影響,博時基金魏鳳春則較為保守,在他看來,市場近期對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期待不足以支撐A股走出大幅向上的行情,同時亦應警惕龍頭股泡沫化的潛在風險。

   “如果衝擊成功,長期看會有新增資金引入,對整體市場是好事,當然對風格偏好也會有所助推。如果此次未衝擊成功,也不影響A股本身的投資價值,該怎麼選行業、選股,還是一樣的。”滬上一位年內業績優異的基金經理坦言。(記者 王彭)

[責任編輯:葛新燕]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