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新聞觀察】報考網站為何輕易“泄密”?
不否認某些駭客攻擊手段較高,但一些網站存在技術漏洞、不用高手就能侵入的問題不容忽視。
據9月11日《中國青年報》報道,山東、廣東等地日前連續發生的3起學生遭電信網路詐騙案件,現已全部告破。經查,犯罪嫌疑人杜某利用技術手段攻擊了“山東省2016高考網上報名資訊系統”並在網站植入木馬病毒,獲取了網站後臺登錄許可權,盜取了包括徐玉玉在內的大量考生報名資訊。
至此,徐玉玉案的發生邏輯基本上呈現在我們面前:嫌疑人杜某通過攻擊上述高考報名網站獲取徐玉玉等考生的資訊;嫌疑人陳某通過相關QQ聊天群從杜某手中以每條0.5元的價格購買了考生資訊,然後雇傭其他嫌疑人以發放助學金名義,對相關學生實施精準詐騙;徐玉玉匯款後,陳某操控鄭某等人取走贓款。
在網際網路時代,網站被攻擊不奇怪,但我想知道,該官方網站為何變成了“泄密網站”?處於什麼樣的安全水準,是否存在安全漏洞?是否被納入有效監管?
為保障網路資訊安全,相關部門制定了《資訊安全等級保護管理辦法》,對安全保護進行了等級劃分,其中第二級似乎適合上述報考網站,即資訊系統受到破壞後,會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産生嚴重損害,或者對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損害。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