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提高消費品質才能吸引老百姓的錢包

2016年04月28日 16:07:00  來源:中國網
字號:    

  譚浩俊中國網時事評論員

  4月26日,國家發改委、教育部、工信部等24個部門聯合下發《關於印發促進消費帶動轉型升級行動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為促進居民消費擴大和升級,帶動産業結構調整升級,加快培育發展新動力,增強經濟韌性,按照國務院有關部署,主要圍繞十個主攻方向,出臺實施“十大擴消費行動”。

  這麼多部門共同下發促進消費的方案,實屬罕見。特別是文化、文物等看起來與消費關聯度不強的部門,也被拉進來參與發文,可見,此次促進消費方案的範圍之廣、力度之大是前所未有的。

  不過,從當前的經濟形勢來看,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已經全面啟動,各級都把關注的目光放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再次強調消費的重要性,是完全必要的,也是有利於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對供給側進行結構性改革,其目的也是為了促進消費、擴大需求,改善供需關係、協調供需矛盾。如果顧此失彼,抓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不重視促進消費,也會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效果打折的。只有協調推動,互相促進,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作用,才能最具效率地協調好供需雙方的矛盾。

  需要把握好的是,由於供給側結構改革才剛剛啟動,且工作重點主要放在了去産能方面。而從各地在提出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案來看,很多也都圍繞如何去産能而展開。而去産能的具體做法,又是就産能談産能,而沒有上升到産業結構調整與經濟轉型,沒有突出去粗取精、有效提升的特點。所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消費的作用和影響,似乎很難從地方的改革方案中得到體現。在這樣的情況下,24部門的促進消費方案,能否取得效果,就值得觀察。

  事實也是如此,從消費端來看,並不是沒有消費需求,也不是消費需求已經進入了瓶頸,而是供給的産品品質沒有達到消費者的要求,沒有能夠刺激消費者購買商品、享受服務。這就帶來一個問題,那就是要想做大消費蛋糕,並通過消費蛋糕的做大,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服務,緩解供給側的改革壓力,就必須在産品的品質方面下功夫,把消費端的需求激活,把居民的消費慾望激發出來。

  今年4月初,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再次強調,要弘揚工匠精神,追求精益求精,生産更多有創意、品質優、受群眾歡迎的産品,堅決淘汰不達標産品,提振消費者對“中國製造”的信心,支撐製造業提質增效、提升國際競爭力。應當説,這席話點透了中國製造業的現狀,也點出了消費端為何難以有效發力的癥結。

  眾所週知,近兩年來,有關中國公民到日本購買馬桶蓋、電飯煲的消息,不斷刺激著公眾的神經。尤其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一些産品還都是國內企業生産的,只是貼了日本企業的標簽。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道理很簡單,就是産品的品質。以電飯煲為例,美的、格力等也公開表示,其所生産的電飯煲品質與日本産品一樣,但價格只有日本産品的一半不到。可是,消費者不買賬,仍然在購買日本産品。原因就在於,消費者無法衡量兩者的品質。因為,消費者並不認為中國企業生産的電飯煲品質不好,關鍵看使用後的效果,看做出的米飯品質如何,這就需要上升到産品的品質了。日本生産的電飯煲深受消費者歡迎,就是品質高,而不只是品質上滿足需求。

  如此一來,消費能否得到激活,就要看消費品的品質如何了。再譬如旅遊,景點雖然很美,品質很高,廣大居民也十分嚮往,可是配套服務跟不上,交通、住宿、購物、治安秩序等,都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那就無法吸引居民去旅遊。中國居民開始轉向國外遊,説到底,就是國內旅遊的品質不佳,無法在旅遊中享受快樂和愉悅。

  必須高度重視的是,廣大居民對消費品質的挑剔,實質也是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出的新挑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決不是去産能那麼簡單,也不是單一的提高供給品質。對消費端來説,提高消費品品質,讓不同層次的消費者都能享受到高品質的産品服務,才能從根本上激活消費端的活力。提升産品品質、加快産品升級步伐,才是促進消費最有效的辦法和手段。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