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老師當作服務業者,以某種顧客就是上帝的理念來構建師生關係,會嚴重消解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秩序與權威,從而在根本上瓦解教學中的指導與服從。
近段時間以來,某地學生在考場群毆老師,老師被逼還手的事件,引起了社會的強烈關注。令人不解的是,有關部門對這起事件的處理結果,居然是組織師生相互道歉,勒令老師深刻檢討。坦率而言,這個貌似一碗水端平的處理意見,忽視了基本的是非黑白,把教師最起碼的職業尊嚴和了稀泥,而且無視教育的基本規律,用消費者與服務者的關係去理解教育中的師生關係,這對教育的損害也許比單純的侵犯教師權益更令人擔憂。
在近幾年的教學改革中,以平權的觀念去理解、構建師生關係成為某種普遍的共識。但是,師生人格上的平等,並不意味著教育中的師生具有平等的權力。某種意義上,教育從來不是平等的,尤其是對於未成年人的教育,師生之間實際上存在著監護與被監護的關係。雖然師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但是在監護與被監護的關係上,卻並非是平等的。教師基於被監護對象的利益,可以行使對於監護對象的管教權力。這種權力不僅是正當的,而且是必需的。這是因為未成年人由於其理智、身心發育不成熟,而經常無法正確識別自己的利益。放縱未成年人的任性,實際上將對未成年人的成長造成非常不利的影響。老師對於學生的嚴厲管教不僅是行使權力,而且是責任所在。一位面對熊孩子唯唯諾諾的老師,絕不是一位稱職的老師。把老師當作服務業者,以某種顧客就是上帝的理念來構建師生關係,會嚴重消解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秩序與權威,從而在根本上瓦解教學中的指導與服從。
長期以來,一部分的人出於對西方教育的一知半解,對中國的教育以及中國的教育工作者,進行了不切實際的批評。教師對於學生的嚴厲管教,被當做一種絕對不可以接受的侵犯人權、傷害孩子的行為。這種看法不僅忽視了西方精英學校裏普遍存在的對學生的嚴厲懲罰,而且也忽略了亞洲日、韓等國家在教學中的實踐經驗。
處罰從來都是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方面,在人類理智不足的未成年階段,慾望、任性乃至某些先天的反社會傾向,難以通過説服與教育來快速戒除,必要的處罰恰恰是幫助學生克服反社會傾向與自我放縱的必備環節。那些把每個孩子都當做天真幼稚的天使的看法是令人欽佩的,但是這改變不了一個事實,那就是總有一部分的孩子頑劣不堪,甚至品行不端,不對他們進行必要的處罰不僅是不負責任,而且會放任他們去傷害其他的孩子。另一方面,規訓與處罰本身也是樹立教師權威、建立良性教學秩序的必需要素。愛心、耐心是需要時間、需要資源的,老師要對大多數學生負責,要對正常的教學秩序負責,他們的精力是有限的,他們不是聖母而只是普通人。不是所有老師都能達到誨人不倦、有教無類的夫子水準,你不能要求老師如同家仆對待少主一樣去哄著那些熊孩子。
當下的教育中,有一種傾向,即老師不再是監護人,而異化成為了服務員,甚至是被打罵、羞辱的服務員。教育改革提倡素質教育、愛的教育,但是,面對那些為所欲為的學生,老師該怎麼辦?我們必須去思考,到底想要什麼樣的中國教育?師生之間,究竟應該是怎樣一種關係?
(作者為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中國與全球化研究所研究員)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