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度的諾貝爾醫學、物理和化學獎紛紛揭曉。獲獎的有英國、美國、德國和日本等國的科學家,而中國內地仍然未打破零封的尷尬。關於中國科學家與諾獎,在每一年的諾獎季都是熱門話題,已經延續許多年了,很多討論也變成了老調重彈。
對於歐美國家特別是美、英、德、法來説,諾貝爾科技類獎項拿得不少,這與這些國家的科研傳統、學術創新有諸多關係。有人曾經據此認為諾獎偏重歐美,卻也不算事實。早在冷戰時期,前蘇聯就有10來位科學家榮膺諾獎,而亞洲的日本則在新世紀以來頻繁摘獎,本次又有赤崎勇、天野浩和日裔美國科學家中村修二則因發明製造照明LED燈不可缺少的藍光LED被授予物理學獎。至此,日本諾貝爾獎得主人數上升至22人,除兩名文學獎和一名和平獎之外,自然科學獎項佔了絕大多數。即便是業已加入美籍的南部陽一郎和中村修二,也均因在日本國內的研究成果而獲獎。雖然也有華裔科學家得到過諾獎,但研究成果卻基本是在美國完成的,和中國科學界的淵源並不深。
然而,諾獎對於中國科技界真的那麼重要?得了諾獎是不是會一躍成為科技強國?其實,我們既沒有必要趾高氣揚于諾獎,“吃不了葡萄説葡萄酸”,也沒有必要妄自菲薄于諾獎,把自己批判得體無完膚。不管怎麼樣,中國科技界這幾十年的努力是明顯的,科技的騰飛有目共睹,沒有拿諾獎不能證明中國科技創新實踐就失敗了,而只能説明還需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但我們卻也應該張眼望世界,學習一下其他國家的優秀經驗。日本近年來在諾獎方面的成就便值得我們借鑒,他們在2001年的第二個科學技術基本計劃中提出,要在50年內拿30個諾貝爾獎。當時很多人嗤之以鼻,認為日本政府“瘋了”,畢竟在提出這一計劃以前,日本在百年間僅有9位諾獎得主。但從那以後的短短十幾年間,日本竟出現了13位新的諾貝爾獎得主。照此趨勢,不用50年,日本將完全有可能提前完成諾獎計劃。雖然諾獎成果有不少是上世紀的研究成果,沉澱迄今才獲獎,但日本的諾獎計劃的確不是無的放矢。那麼,日本憑什麼成為諾獎大戶呢?
從他們頻繁榮膺諾貝爾物理學獎看出,日本科技界對物理學這樣的基礎科學的重視程度是給力的,這樣的重視保障了基礎研究的順利開展。日本的基礎研究可以進行那些10年、20年乃至30年後才能運用的課題,而我們科技界則更加重視應用型科技,要的是當下的實用性、要的是技術轉化成經濟成果,技術改變生活。孰優孰劣,其實未有定論。什麼樣的科技成果讓老百姓過上幸福生活,什麼樣的科技成果便是成功的。雖然中國科技界偏重於實用主義、工具主義,但從改革開放30餘年的科技表現來看,卻對社會發展的推動居功至偉。只不過,若我國科技界也在基礎研究方面投入精力,不那麼著急技術應用,也許會有新的突破,也未為可知。
當然,日本的科研氛圍相對較為單純,以科學為依歸、以科學家為本位的科研傳統業已奠立,而不似中國科技界仍然在備受“官本位”習俗的困擾。只要是“官本位”思想仍然作祟,諾獎的産生難度就仍然較大。為何如此?官員是有任期的,任期內總是要追求政績的,若是科研成果在任期內沒有辦法取得突破,政績便會打折扣。要想出政績,就需要推動那些短平快項目,而難以給基礎研究更多時間。誰都想拿諾獎,誰又不肯等待産生諾獎得主的漫長歲月,誰都不願意坐冷板凳,誰都想即刻變現,諾獎也就漸行漸遠。這便是我國科技界面對諾獎而生出的“囚徒困境”。
怎麼辦?放平心態即可。中國國力已經得到了巨幅增長,已經有強大的資本來投入基礎研究,來等待重大科學創新的産生。研究短平快的繼續研究短平快,讓科技應用得更加廣泛,利國利民;研究基礎科學、坐冷板凳的,政府給予鼓勵、扶持,總有一天,中國科技界會為世界科學貢獻驚人的力量。只不過,有關科研主管部門真的得改變一下政績觀,要把科研資金向基礎科學研究按照一定比例分配那麼一些。否則,拿諾獎,還是癡人説夢。
諾獎,其實只是檢驗中國科技界創新成果的試金石。總有一天,會有的。別著急,別憋氣。(迅之)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