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7月22日《北京青年報》報道,近日有網友發文稱,因超強颱風“威馬遜”受災的海南省文昌市翁田鎮群眾,收到了民政部門發送的發黴食品。海南省民政廳廳長苗建中在7月21日下午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證實了這一説法,並對此事表示歉意,他表示將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目前,出現問題的290箱食物已全部封存。
據海南省三防辦統計,“威馬遜”已造成海南省216個鄉鎮受災,受災人口325.829萬人。大災之後,受災的群眾急需各方的愛心援助,卻不想,一些受災群眾拿到的竟然是發黴的食品,這令人情何以堪?海南省民政廳廳長苗建中也表示,“我當了7年的民政廳長,經過無數的水災大災,發放的救災物資從來沒有什麼問題,這次出現救災問題食品的事情,我感到非常痛心,我非常痛恨這個事情。”
“威馬遜”肆虐後受災的群眾、發黴的食品,這是一幅多麼不和諧的災後景象。發黴的救災品,讓我想到了今年4月的一則相關新聞:4月23日是四川綿陽三台縣新生鎮德光辦事處趕場的日子,而前來的村民意外在辦事處院內聞到莫名的惡臭,工作人員打開散發惡臭的房間後,發現裏面堆放了大量食品、衣物,甚至還包括6年前“5 12”地震時分發的部分救災物資也已經霉爛。
每次自然災難後,各地熱心人士的愛心,都會涌向受災地,大量的救災物資溫暖了災區群眾的心,使他們堅定了對生活、對未來的信心。但是,在愛心涌動下,總有一些令人痛心的事情讓我們的愛心打折,一次又一次地暴露出救災款物管理上的黴點。
2008年6月,民政部專門頒布了《汶川地震抗震救災資金物資管理使用資訊公開辦法》,其中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相關部門應當主動向社會公開以下事項:上級政府撥付的抗震救災資金數額、分配情況;本級政府安排的抗震救災資金數額、分配情況;接收抗震救災捐贈資金的來源、數額,分配去向、用途、數額;接收抗震救災捐贈物資的來源、數額,分配去向、用途、數額;其他需要公開的事項。
無疑,這是救災資金物資管理使用資訊公開制度的一個雛形。但在現實中,救災資金物資管理使用資訊公開制度依舊像其他一紙空文的制度那樣缺乏執行力和懲戒力。各方愛心人士捐助了多少救災資金物資?都被用到哪去了?救災物資的採購賬目是否清晰透明?災難救濟後,還剩餘多少資金物資?這些都是每次災難後人們需要追問的話題。而即使已經公開了相關資訊,也是籠統、粗略的,沒有一本細緻入微的賬目供民眾知情、監督。在這樣的背景下,救災物資出現發黴,自然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所以,要祛除救災款物管理的黴點,當務之急,是要建立並完善救災款物使用管理資訊公開制度。各級政府和接受捐贈的機構、社會團體要主動、細緻地向社會公開上級政府撥付和本級政府安排的資金數額、分配情況,接受捐贈資金的來源、數額、種類、分配去向及使用效果,採購物資項目的品種、數量、單價等,向社會公眾交出一筆明明白白的賬。
而各級監察、審計機關則要加強對救災資金物資管理使用情況的監督檢查,並定期公佈監督審計結果,對問題及時有效地啟動問責機制。對那些貪污私分、擠佔挪用救災資金物資等違紀違規行為,以及失職瀆職、疏于管理、導致救災資金物資人為浪費的行為,要嚴肅追究有關人員直接責任和領導責任,對在採購救災物資上損公肥私、涉嫌腐敗的公職人員,必須堅決查處,涉嫌犯罪的,要嚴肅追究刑事責任。(吳杭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