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馬遜”重創海南、廣東、廣西,在各方馳援中,“三伏天往南方災區送棉被”引起質疑浪潮。紅十字會總會出面解釋後,理解漸多。有人也注意到:往災區送棉被已成救災常見做法;廣東紅十字會倉庫裏常備棉被,而不是毛毯和涼蓆。為什麼總是棉被?救災物資儲備什麼、不儲備什麼,有什麼講究?
儲備救災物資的標準是什麼?
通用性強、基礎、經濟、方便,是儲備救災物資的主要考量
每個國家都會根據自己的財力和救災能力,來確定救災物資的儲備標準。“從國際上看,一般來講政府儲備的物資為常備基礎品,包括衣食住行四個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帳篷、棉被。”具備豐富救災經驗的藍天救援隊隊長遠山介紹,“救災儲備是為了應急,所以必須強調基礎、通用、經濟、方便。”
民政部21日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國各級民政部門按保障受災群眾“有安全住所、有飯吃、有衣穿、有潔凈水喝”的要求儲備救災物資。民政部主要存儲生産週期長、通用性較強的物資,目前包括帳篷類、被服類、裝具類3大類14個品種,涵蓋帳篷、棉衣被、睡袋、折疊床、場地照明燈等,其中帳篷根據不同的需要,又分單棉兩類以及不同大小類型。
各地主要存儲保質期相對較短、符合當地災害特點的物資,並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水準和災害特點不斷擴充品種。如內蒙古自治區儲備有蒙古包,南方多個省市儲備了毛巾被和夾克衫,多數基層民政部門通過協議儲備等形式保障災後物資的應急供應。
中國紅十字總會賑濟救護部副部長楊緒生表示,目前紅會的備災物資主要是棉衣、棉被、夾克衫、家庭包、單帳篷、棉帳篷等。紅十字會的物資儲備除了根據自己以往的救災經驗,也根據民政部門整理的救災需求來確定。
在被服類用品中,之所以優先儲備棉被,而不是褥子、毛毯、涼蓆等是有充分考慮的。紅會購買救災物資的款項,主要是每五年國家下發的備災救災彩票公益金,每年大約5000萬元。在購買時,紅會首先要全面涵蓋受災群眾衣食住行幾個方面,保障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在不低於受災群眾平時生活標準的前提下,每個種類都會儲備最經濟實惠、功能最多、使用最方便的物品。棉被就是此類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