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年輕幹部在實踐中多“墩墩苗”

時間:2014-07-16 13:12   來源:新華網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劉雲山在出席全國優秀年輕幹部培養選拔工作座談會並講話時指出,實踐是培養幹部的有效途徑,要強化實踐導向,堅持必要臺階、遞進式歷練,讓年輕幹部多“墩墩苗”,到基層一線和艱苦地區經風雨見世面,在急難險重任務中鍛鍊提高,在改革發展穩定實踐中增強擔當,始終走與人民群眾實踐相結合的成長道路。雲山同志強調,好幹部是教育培養出來的,也是管理監督出來的,好人主義培養不出好幹部,要堅持從嚴管理,加強監督約束,引導年輕幹部強化規矩意識、增強紀律觀念,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清白做官、踏實做事。

  我們黨的事業是面向未來的偉大事業,需要一代代人接力奮進。劉雲山同志關於讓年輕幹部多“墩墩苗”的要求,語重心長,對於我們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選人用人提出的新要求,以培養鍛鍊為基礎、以選準用好為根本、以從嚴管理為保障,改進創新培養選拔方式,努力建設一支高素質、能夠擔當重任、經得起風浪考驗的優秀年輕幹部隊伍,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用一賢人則群賢畢至,見賢思齊就蔚然成風。中國古代,《貞觀政要》中也認識到:“用得正人,為善者皆勸;誤用惡人,不善者競進。”年輕幹部的培養選拔,之所以為全社會所矚目,就是因為選什麼人具有風向標意義。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幹部挑起為政一方的重任後,堅持為民、務實、清廉,很快打開了局面,用實際行動贏得了幹部群眾的信任。但是我們也要看到,一些年輕幹部從家門、校門到機關門一路過來,都是順風順水,雖然知識面廣,卻獨獨缺了“接地氣”,走上領導崗位後,平日裏口若懸河、頭頭是道,一遇到急難險重和突發事件,卻束手無策,淪為“白衣秀士”,被群眾恥笑。近年來一些地方發生的群體性事件,大多由於事態萌芽時判斷失誤、方法失靈、處置失當,根子還在於某些幹部未曾經風雨見世面、缺乏實踐經驗。還有的年輕幹部,作風浮躁,勤於做表面文章,拙于鋪下身子幹實事,甚至不檢點不自律不自重。但是,由於一些上級領導對這些幹部疏于管理教育,監督約束失范,致使其飄飄然自以為是,最後養癰為患。

  是培養更多的紮根沃野的“墩墩苗”還是弱不禁風的“溫室花”,直接關係到我們黨的事業能否後繼有人,各級黨委政府要以對黨和人民事業高度負責的態度,重視年輕幹部的培養。實踐,永遠是培養幹部的有效途徑。對今天的年輕幹部而言,尤其要強化實踐導向,扎紮實實補上實踐這門課、打好與人民群眾在一起的根基,堅持必要臺階、遞進式歷練,讓年輕幹部多“墩墩苗”,到基層一線和艱苦地區經風雨見世面,“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增益其所不能”,在急難險重任務中鍛鍊提高,在改革發展穩定實踐中增強擔當。

  知人善任的道理並不難,但“天下之事,知人為難”。知人的最好辦法,莫過於“墩苗”。唐代名臣魏徵提出知人的“六觀”,即“貴則觀其所舉,富則觀其所養,居則觀其所好,習則觀其所言,窮則觀其所不受,賤則觀其所不為”,對今天培養年輕幹部仍不乏啟示。只有通過實踐歷練“墩苗”,才能做到“因其材以取之,審其能以任之,用其所長,掩其所短。”俗話説,“駿馬能曆險,力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要幫助年輕幹部在“墩苗”正確認識自己的長處和短板,並採取措施及時幫助他們“掩其所短”補上短板。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好幹部是教育培養出來的,也是管理監督出來的。在幹部的教育培養上,好人主義其實是“害人主義”。規矩越嚴,幹部就越能走正道;放縱越多,誤入歧途就越是大概率事件。嚴格標準、加強監督約束,才是對年輕幹部最大的愛護。(記者 慎海雄)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