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民心工程緣何遭遇“習慣性質疑”

時間:2014-05-16 13:56   來源:新華網

  這是一個奇怪的現象:只要哪有垃圾處理項目,哪就會有民眾反對。誰都希望“垃圾圍城”現象得到解決,但誰都不願意將垃圾處理項目建在自家周圍。明明是民心工程、惠民工程,為啥頻頻遭遇“習慣性質疑”?

  一問:為何垃圾處理廠建到哪,社會矛盾就聚集到哪?

  此次杭州“510”事件絕非偶然,近幾年,全國各地,但凡哪要建立垃圾場,無論是填埋場,還是焚燒廠,都會引起附近居民的強烈反對,反對的理由最主要是擔心污染問題。最直接最激烈的反應,就是聚集抗議反對,引發群體性事件。哪有項目,哪就反對,似乎已成慣性,為啥頻頻成為矛盾焦點、燃點?在回應公眾疑問的時候,很多地方政府做的是不到位的。事前有沒有全面公開項目詳情?是否組織過有群眾參與的聽證會?當政府與群眾間資訊“溝通”不暢,群眾只能以“小道”消息獲得知情權的時候,必然會産生矛盾。

  二問:為何民心工程民眾如此不領情?

  毋庸置疑,建立垃圾處理項目,解決日益凸顯的“垃圾圍城”難題,是民心工程、惠民工程,緣何得不到公眾的理解和支援?從公眾角度看待此問題,“避鄰效應”是反對項目的主要考慮,都希望垃圾得到科學有效的處理,但都不希望垃圾廠建在自家門口。導致的結果是,政府的“民心工程”從民心出發,卻沒有抵達民心。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地方政府的相關工作需要做得更細緻、更直抵民心。比如做好對垃圾處理項目的宣傳工作,甚至邀請群眾參觀已經建好的垃圾處理廠等。恐懼往往是源於無知,只有近距離的讓百姓與垃圾處理工程接觸,才能消除他們對污染的擔憂,才能理解政府的良苦用心。

  三問:政府怎樣才能改變以往“決策高高在上”的慣性思維,做到依法、公開行政?

  “510”事件後,杭州市政府保證,項目在沒有履行完法定程式和徵得大家理解支援的情況下,一定不開工。在民眾表達了激烈反對、封堵道路後,這樣的承諾似乎晚了一步。項目本身沒有問題,但項目的決策過程卻出了問題。先決策後告知的行政慣性思維已經無法適應現今民眾在涉及到公共利益事件上強烈參與、強烈要求公開透明的訴求。在改革攻堅期和矛盾凸顯期,政府如何改變“決策高高在上”的慣性思維,從與民眾的對立到得到民眾的支援,體現了政府的施政智慧。做到依法行政、公開行政,既是民眾對政府的期望與訴求,也是政府未來的施政基礎。在涉及公共利益事件上,堅持民主決策機制絕不能走過場、做樣子。是否做好了調查研究?是否傾聽了社情民意?是否在重大事項上做到了社會公示和聽證?只有回答好這些問題,才能避免類似“510”事件的重演。(底東娜)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