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中國剪紙藝術之鄉河北蔚縣,仿佛置身於一個剪紙的世界:從城裏的大街小巷到鄉村的農民家庭,獨具蔚縣剪紙風格的藝術作品異彩紛呈。在不久前舉辦的第三屆中國剪紙藝術節暨第二屆蔚州國際剪紙藝術節活動期間,來自8個國家和國內28個省、區、市和新疆建設兵團的1600多名剪紙藝術家、專家學者、國內外嘉賓齊聚蔚縣,切磋交流剪紙藝術。
蔚縣剪紙又叫窗花,是全國惟一一種以陰刻為主、陽刻為輔的點彩剪紙,迄今已有200多年曆史。它是把薄薄的白紙用小巧銳利的雕刀刻下來,再點染上鮮艷的顏色,而形成的空靈、艷麗的藝術品。因為集中了中國民間藝術質樸、率真、熱情的共性,以及敦厚、陽剛、樸拙的鄉土個性,被譽為“中華民族一種美麗的象徵性符號”。2006年5月,蔚縣剪紙以剪紙項首位身份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2009年10月,蔚縣剪紙又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名錄》。
如何擴大中國剪紙在海內外的影響,構築中國剪紙藝術與世界剪紙藝術的交流平臺?借助剪紙藝術節,蔚縣舉辦了一系列活動:國際剪紙藝術交流聯誼會理事會會長擴大會議,整合了各省、自治區、市剪紙藝術資源,促進了中外文化藝術的交流;收藏蔚州民間文化、農耕文化精品的蔚州寺廟壁畫藝術館等博物館群落成開館;通過經貿洽談與項目發佈簽約,以及經濟開發區項目集中開工,蔚縣吸引了10多個項目、168億多元資金,達成了“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的效果。
蔚縣剪紙在發展中保持了蓬勃的生命力。從最初農閒時候的業餘生産,到20世紀中葉的集體企業生産,再到90年代的廠家林立專業生産,蔚縣剪紙産業發展方興未艾,呈現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繁榮景象:作品豐富,流派爭相競技,大師薪火相傳,藝人層出不窮。近年來,蔚縣全力實施“文化立縣”戰略,以剪紙為突破口,引領當地文化産業迅猛發展。在産業分佈上,蔚縣22個鄉鎮561個行政村中,有16個鄉鎮96個行政村分佈著剪紙藝人,其中剪紙專業村28個、剪紙專業戶1100戶、從業人員3萬餘人。2011年全縣生産剪紙600多萬套,産值達到4億元,佔全縣GDP的5%,産品暢銷美國、日本、東南亞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縣域特色經濟的拳頭産品和重要富民産業。
對於今後如何做大做強以蔚縣剪紙為代表的文化産業,縣委書記王志軍強調説,剪紙藝術要發展,必須具有包容性,了解消費者的需求,與時俱進,將版畫、照相及西洋藝術融合在一起,跨行業地發展。今後,將著力將蔚縣打造成為國際國內最大的剪紙研創、傳承保護和産銷集散基地,引領剪紙藝術潮流和産業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