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訊 近一段時期以來,全球經濟形勢日益複雜多變,歐債危機持續發酵,美國經濟復蘇乏力,對外向性極強的臺灣經濟産生嚴重衝擊,使島內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增大。筆者認為,當前島內經濟形勢不容樂觀,“近憂”須加以關注,但臺灣經濟長期發展過程中所暴露出的深層次性問題即“遠慮”更應引起高度重視。臺灣唯有積極面對後國際金融危機時期全球經濟結構調整,善用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這一寶貴資産,加快自身産業轉型升級,並積極破解兩岸政治難題,才能為未來經濟的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近期臺灣經濟形勢不容樂觀
自2008年馬英九上臺以來,臺灣經濟走過了一條不平坦的道路。在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下,2009年臺灣經濟衰退1.81%,但2010年隨著全球經濟回暖及兩岸經濟合作的加強,2010年臺灣經濟增長又大幅反彈10.72%,創近21年來的新高。2011年上半年全球經濟形勢相對平穩,臺灣經濟開局情況也尚可,但下半年歐債危機爆發,對臺灣經濟産生較大衝擊,不過全年臺灣經濟仍取得了4.03%的中速增長。進入2012年後,歐洲各國陷入債務危機泥沼不能自拔,美國經濟雖有所復蘇,但基礎仍不牢固,同時以中國大陸為代表的亞洲新興經濟體雖仍保持較快發展勢頭,但經濟增速均有所放緩。全球經濟形勢日漸詭異多變,對臺灣經濟形成嚴峻挑戰。
臺灣對外出口首當其衝,連續6個月出現衰退,1—8月份臺灣出口額1936.4億美元,同比減少5.6%,其中對美國、歐盟、大陸(含香港)的出口衰退幅度分別高達11.9%、9.3%及8.7%。儘管臺灣官方預計年底採購旺季來臨將推動島內出口呈現正增長,但全年出口仍將出現1.72%的負增長。島內民間投資受外部訂單持續下滑影響,今年第1、2季分別衰退9.03%及2.21%,上半年衰退約5.66%,預計下半年將實質增長3.99%,但全年仍將出現1.03%的衰退。島內工業生産也出現衰退,第2季製造業實質負增長0.2%,其中上半年臺灣科學園區營業額9088.19億元新台幣,同比下滑5.07%,只有服務業有小幅的增長。第1季度島內經濟增長率約為0.4%,但第2季度卻出現0.18%的衰退,在“亞洲四小龍”中表現最差。臺灣“經建會”經濟景氣信號燈經連續亮出9個藍燈,為史上第2長,臺灣“主計處”也先後8次下調島內全年經濟增長率預估值,由最初的4%以上降至1.66%,島內經濟面臨嚴峻的“保2”壓力。受經濟不景氣的影響,島內諸多攸關民生的經濟指標也開始出現惡化跡象。失業方面,7月島內失業率上升至4.31%,在“亞洲四小龍”中最高。島內物價水準8月份在“油電雙漲”及颱風等影響下增長3.42%,創近4年來的新高,對民眾生活産生較大影響。今年以來臺灣股市在歐債危機及開徵證所稅議題等內外夾擊下持續低迷,8月後隨著證所稅的塵埃落定及兩岸經濟合作利好的不斷釋出,臺股開始企穩回升,但總體而言仍處於弱勢盤整的局面。
為應對外部不利的經濟環境,馬英九當局先後出臺一系列政策舉措。自8月起,陳衝“內閣”就開始在島內連續舉辦5場“財經議題研討會”,邀請島內産官學各界人士座談,並於9月11日公佈所有的“經濟動能提升方案”,宣佈將從“推動産業多元創新”、“促進輸出拓展市場”、“強化産業人才培訓”、“促進投資推動建設”及“改進各級"政府"效能”等5大方向刺激島內經濟。此外,馬英九當局還擬緩漲第2階段電價及基本工資,以減少對島內民眾及企業的負面衝擊。
臺灣經濟的“遠慮”需要高度關注
近期臺灣經濟低迷不振雖是受外部經濟環境惡化的影響,但根本上則是島內經濟結構失衡及轉型艱困的必然結果。未來全球經濟形勢的動蕩可能趨於長期化,對島內經濟的衝擊將不亞於國際金融危機時期,若臺灣未能與時俱進加快經濟轉型步伐,將面臨巨大的挑戰。
首先,世界需求結構的變化對臺灣出口將形成嚴峻挑戰。臺灣屬於典型海島型經濟體,出口占臺灣GDP的近70%,使臺灣經濟的運作和發展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出口。在臺灣出口結構中,儘管大陸、東盟等佔臺灣對外出口比重高達6成,但事實上臺灣對這些亞洲新興經濟體貿易大多屬於加工貿易,歐美仍是臺灣主要的最終出口市場。當前,全球已經步入後國際金融危機時期,世界需求結構開始發生重大變化,歐美需求持續疲軟,大陸等亞洲新興經濟體日益成為全球需求的重要力量,但短期內也很難支撐全球需求的恢復發展。從目前形勢看,全球經濟形勢依然動蕩不安,未來短期內仍不容樂觀。世界銀行2012年6月就發佈報告稱,全球經濟很可能將進入長期震蕩期。在此背景下,臺灣未來出口拓展空間有限,島內經濟發展將面臨更多挑戰。
其次,世界産業結構調整將對臺灣産業發展産生深刻影響。當前,全球産業結構加快調整,一方面歐美發達國家紛紛啟動“再工業化”,推動製造業回流,並大力發展高科技産業和推動出口;另一方面以大陸為代表的亞洲新興經濟體也積極拓展內需市場,扭轉出口過度依賴歐美的局面,同時積極發展高科技産業,力圖搶佔全球新興産業發展的制高點。總體看,國際金融危機前“美國搞金融、中國搞製造”的産業分工格局將逐步調整,世界産業結構將步入新一輪深度調整期。在此背景下,島內産業將面對歐美及大陸等更多的競爭,一些原有的優勢産業如面板、半導體等都不同程度地面臨著新的發展困境。
再次,島內企業經營形態也愈發難以適應未來全球經濟形勢的發展。臺灣企業主要從事OEM與ODM,為歐美大廠代工,缺乏自有品牌與通路。這種以代工為主的企業經營模式雖曾對島內經濟發展發揮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這種淺根基的經營模式極易受到外部經濟環境的影響,國際金融危機爆發期間島內企業的舉步維艱就已使這種弊端暴露無遺。與臺灣企業經營模式所不同的是,韓國企業近些年來通過垂直整合,積極發展品牌與創建通路,有效抵禦了外部經濟環境的衝擊,並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對臺灣企業構成前所未有的威脅。未來全球經濟形勢短期內難以改善,島內企業發展也將面臨更大的發展困境。
最後,臺灣企業發展模式對島內就業、薪資等庶民經濟指標帶動效果並不明顯。自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後,隨著島內勞動力、土地等生産要素價格上漲,臺灣企業基於尋求更低成本的考慮開始加大對海外投資,特別是90年代後對大陸投資迅速增長,使得過去形成的“日本進口—臺灣生産—出口歐美”的三角貿易分工關係逐漸演化為“日本進口—臺灣接單—大陸生産—出口歐美”的四角貿易分工網路。這導致臺灣企業海外生産比重直線升高,據臺灣經濟部門統計,島內海外生産比重已超過50%,其中資通訊産品的海外生産比重超過8成。這種以海外生産為主的企業模式雖有利於企業的經營發展,但島內企業訂單增多並未同步惠及島內民眾的就業及薪資,因而也難以適應全球及島內公平正義聲浪日益高漲的社會發展形勢。
此外,島內政治鬥爭對臺灣經濟長遠發展産生越來越大的負面衝擊。上世紀60年代後,臺灣很快從落後地區躍升為“亞洲四小龍”之一,這其中島內穩定的政局及技術官僚佔主導的“內閣”功不可沒。然而,上世紀90年代後隨著島內政治多元化的逐漸發展,特別是“臺獨”勢力的興起,使臺灣經濟受到越來越多的非經濟因素的干擾,一些基於臺灣整體經濟利益考慮的經濟決策也常被扭曲。如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臺灣當局曾提出發展以大陸為腹地的“亞太營運中心”計劃,該計劃一度被認為是“臺灣第二次外向革命”而備受期待,但李登輝在後期因政治因素考慮將其束之高閣。民進黨執政後,更是大力推動“臺獨”分裂活動,排斥與大陸經濟合作,導致島內經濟長期低迷,並很快從“亞洲四小龍”的前列跌至底座。近期,島內經濟形勢不佳,但民進黨為謀求自身政治利益,不僅未扮演在野黨應有的提供經濟施政建議的角色,反而借機發起所謂“倒閣”提案,給馬當局經濟施政帶來很大的困擾。在藍綠二元對立的體制下,未來島內政治鬥爭很難停息,臺灣經濟恐將遭受更大的傷害。
臺灣經濟的出路
面對經濟的近憂與遠慮,臺灣既應制定短期刺激經濟措施保增長,更應注重長期經濟體制的調整,加快自身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步伐。
首先,積極應對全球經濟結構深化調整,加快島內需求與産業結構的轉型。隨著未來歐美需求的持續疲軟,臺灣應逐步調整過度依賴歐美市場的需求結構,適度將外需重心調至亞洲新興市場,形成“歐美與亞洲新興經濟體並重”的外需結構。另一方面,針對世界産業結構調整,臺灣應加快經濟轉型升級,逐步調整以代工為主的生産方式,積極創建企業品牌與通路,打造完整産業鏈,並著眼于島內佔主導地位的服務業,加快服務業轉型升級,促進島內産業結構由效率驅動型邁向創新驅動型。
其次,依託ECFA加快兩岸經濟合作,著力發展對兩岸尤其是島內民生帶動效果明顯的産業。ECFA的簽署為兩岸深化經濟合作提供了制度化與機制化的平臺,也為島內經濟轉型升級提供了難得的契機。臺灣應緊緊依託ECFA,調整過去“只要不給,多要少給”的單邊心態,加快ECFA後續貨物貿易、服務貿易等談判,特別是充分利用兩岸在“經合會”下設立産業合作小組的有利條件,持續推動兩岸産業深化合作,促進兩岸産業鏈的整合。在産業選擇上,應考慮島內民眾的利益需求,大力發展對島內民生有積極影響的産業,推動重大項目在島內開工建設,擴大兩岸經濟合作的外溢效果。
再次,積極破解兩岸政治難題,為臺灣經濟持續發展提供堅實的保障。不可否認的是,隨著大陸崛起,兩岸經濟合作日益成為島內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搭乘大陸經濟騰飛的順風車也成為未來臺灣經濟發展的必要選擇。然而,由於島內綠營頑固否認“九二共識”這一兩岸經濟合作的基礎,導致臺灣經濟面臨著綠營上臺的巨大風險。因此,臺灣當局應積極面對兩岸政治難題,並逐步解決兩岸關係中歷史遺留的問題和發展過程中産生的新問題,為兩岸經濟合作的長期化與制度化確立一個不可逆的政策框架。(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