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席捲了券商的經紀、自營和資管業務之後,凜冽的寒風也刮到投行部門。統計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券商IPO承銷和保薦收入同比下降一半,不少僅靠IPO收入的券商投行部門今年可能面臨虧損。這也許不是一件壞事,如同經濟一樣,粗放經營多年的券商投行業務早已到了調結構的時候了,市場的寒冬將倒逼券商投行改善業務結構和進行業務創新。
長期以來,A股一級市場一直處於供不應求的賣方市場,券商只要能找到上市資源,不愁賣不出去。豐厚的IPO發行收入吸引眾多券商投行將目光完全投向IPO業務,為追求利潤最大化,不少投行選擇了“挖保代+小作坊式”的“短平快”發展捷徑,多數保代為上市公司提供的也只是上市融資的一次性服務,很少真正從公司的長遠發展考慮提供綜合性金融服務。
在連續兩年熊市之後,熱火朝天的IPO市場進入冰點。這不但迫使投行部門裁員降薪,更迫使他們真正開始轉型和創新。正如一位券商老總所言,行業的拐點真的來了,並且這一拐點不是週期性的,而是長期的結構性拐點,“貓冬”已不可能,必須大刀闊斧地進行戰略調整。
從美國投行業發展來看,承銷業務是投行業發展起步的基石。上世紀80年代以前,經紀和承銷業務是美國主流投行或經紀商的主要業務和利潤源,也是投行的本源性業務,此後,企業並購開始成為主流投行的重要業務和利潤源。到上世紀90年代,風險投資業務、私募股權投資等業務開始崛起,各大投行紛紛開始以客戶為中心量身訂做所有最佳的融資、並購重組、理財方案。這一歷史軌跡對於中國投行業具有重要參考意義。
隨著A股發行體制改革深入和大型IPO盛宴的結束,IPO承銷收入已經很難保持前幾年的高速成長,只會用IPO“單腿行走”的投行註定將在競爭中處於劣勢。換言之,在日益激烈的投行競技中,只有精通IPO、再融資、債券、新三板、並購重組、資産證券化等“十八般武藝”才能笑傲江湖。
可喜的是,債券市場的大擴容、資管産品的鬆綁和發行體制的市場化等一系列創新改革政策為券商投行提供了調結構的良機。隨著IPO市盈率的理性回歸,企業並購重組的機會將逐步提升,通過債券、再融資和結構化産品等多種融資方式,投行可以為這些企業提供更多更靈活的服務。而通過與經紀、資管等業務部門的合作,投行可以精耕細作,在資産證券化的舞臺上長袖善舞。
毫無疑問,在未來的競爭中,券商必須跳出傳統投行每單業務互相獨立的慣性思維,學會以客戶為中心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方案,最大限度地發揮投行的仲介橋梁作用。在這一轉型過程中,各業務部門之間的協同作戰至關重要。
不過,中國證券報記者在多年的採訪中發現,許多券商已經習慣了單兵作戰的運營模式,受限于過時的組織結構和激勵機制,各部門之間的合作效率相當低。對於投行的調結構和創新而言,組織結構的創新和業務流程的再造或許比産品的創新要重要得多。(本報記者 錢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