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解讀
當前的宏觀調控不在於要不要適當放寬貨幣政策,更不能去搞新一輪“投資大躍進”,而是宏觀調控要全面傾斜服務業,加快發展服務業。
國家統計局昨天發佈7月CPI為1.8%,説明中國對兩年多來沉重的通脹調控是成功的。然而7月PPI同比下降2.9%,跌幅繼續擴大;聯繫到之前國家統計局發佈的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只有50.1%,比上月微落0.1個百分點略高於臨界點,創下八個月來最低;以及7月出口持續略降,都清楚地表明中國經濟還沒有走出下行通道,經濟形勢依然嚴峻。
為此許多人都認為,為了“穩增長”,現在有條件也有需要繼續放寬貨幣政策,以刺激中國經濟觸底反彈。不僅民間這麼認為,官方似也取此傾向。不久前央行在京召開的分支行行長座談會上提出,下半年要繼續加強貨幣政策預調微調,發揮貨幣政策的逆週期調節作用。
但是,貨幣政策繼續放寬的做法並不可取。
這是因為,7月的CPI並不能準確反映居民消費的實際供求關係,它更多的是反映了摻和在居民消費商品中的投資和投機相對不活躍的狀態。
即使1.8%的CPI指數是7月居民消費價格的真實反映,也需要注意:這不等於前幾年超發的貨幣已經完全消化,過去超發貨幣所形成的通脹壓力依然存在;新的貨幣寬鬆可以形成新的通脹壓力;由於全球農産品價格上漲,第四季度通貨膨脹壓力可能再度上升。這三者相加可以很快讓貨幣放寬的空間消失。
何況,貨幣政策繼續放寬、人民幣適度貶值,對於中國經濟的反彈究竟有多少作用是很成問題的。
信貸放寬已有幾個月,可是製造業依然沒有反彈;而現在外貿出口持續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當今世界貿易保護主義猖獗,人民幣適度貶值並不能扭轉這個局面。
在嚴峻的經濟形勢下,並非沒有好消息。7月份中國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5.6%,環比回落1.1個百分點,而根據匯豐發佈的數據顯示,7月中國服務業PMI回升至53.1%,服務業緩中趨穩的積極信號十分清晰。
現在傳統的拉動中國經濟發展的支柱行業——製造業、出口行業以及過度的政府投資既然不靈了,有時甚至呈現出更多的負面作用時,尋找新的支柱行業就成為當務之急。
我們一直説要把投資、外貿及內需拉動經濟發展的模式轉變成主要以內需拉動經濟,而內需在行業上的表現就是服務業。根據7月的PMI數據,加快發展中國服務業是有條件的,並且存在著加快發展的需要。
但要加快發展,需要先明確目前存在的障礙。
首先是人民幣匯率長期低估,賺人民幣不如賺美元快,資本更積極的投向出口而不是服務業。因此人民幣貶值是不利服務業加快發展的。
其次是現行的以間接稅為主的稅收結構不合理,不利於服務業發展。這不是簡單的營業稅改增值稅問題,只有逐步減少間接稅比重,才能降低服務成本和服務價格,增加服務需要,真正達到加快發展服務業的目的。
所以,當前的宏觀調控不在於要不要適當放寬貨幣政策,更不能去搞新一輪“投資大躍進”,而是宏觀調控要全面傾斜服務業,加快發展服務業。(鬱慕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