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信託部門將趕超保險部門

時間:2012-07-20 10:05   來源:金融時報

  據一份最新報告顯示,今年中國的信託部門有可能成為該國金融行業的第二大組成部分,儘管有跡象表明這些投資公司的信貸風險已開始浮現。

  畢馬威在將於週三發佈的一份有關中國信託部門的報告中表示,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中國各家信託公司管理的資産總額已超過5萬億元人民幣,這進一步增強了人們的預期,即認為信託公司將很快超過保險公司,成為在總資産方面僅次於銀行業的金融部門。

  去年信託行業的資産增加了近60%,終結了該行業在中國只能從事單一業務的局面,把私人銀行和資産管理運營結合起來。在中國,富裕者很少有其他的投資渠道。

  通常情況下,信託公司扮演仲介的角色。它們發放貸款,並把貸款重新打包成債務産品提供給投資者。

  報告的作者賈森貝德福德表示:“信託行業的增長幅度最終可能成為一個令人擔憂的因素,因為該行業尚未出現違約現象,投資者往往會認為,這些都是風險極低的産品。”

  然而隨著中國經濟增長減速,這種觀點正在受到挑戰。

  中誠信託有限責任公司——按旗下管理的資産來計算,該公司是中國第三大信託公司——上個月表示,它放出的一筆貸款正面臨風險。該公司表示,它正在努力追查貸給山西振富能源集團的資金。振富集團是一家煤炭企業,已積累了高額債務。

  另外,江西省新餘市政府上周表示,它將向中國最大的太陽能電池板生産商之一江西賽維LDK太陽能高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資金,用以償還華融國際信託的貸款。這似乎是地方政府首次公開表示將對某家公司進行金融救援,以確保信託貸款得到償還。

  信託公司還受到中國處於困境中的房地産行業的嚴重影響。它們向房地産開發商提供融資,後者在過去兩年裏很難拿到銀行貸款。

  但畢馬威的報告指出,信託公司的放貸結構可能有助於它們杜絕損失。信託公司發放貸款時往往會立刻獲得抵押資産的所有權(譬如説房産之類的資産,這種資産通常被銀行當做擔保物),只有在債務得到清償後才會返還所有權。

  畢馬威亞洲區金融服務主管西蒙格利夫表示:“如果有任何信託公司陷入困境,那麼其産生的實際效應更可能是投資者更加注重信託公司的品質,而非普遍從信託行業撤走資金。”

  巴克萊銀行的中國銀行業首席分析師顏湄之表示,監管機構對信託公司的發展持謹慎樂觀態度。它們試圖控制信託公司的急速擴張,但同時也認為這些信託公司是促進金融體系改革創新的重要機構之一。長久以來,中國的金融體系一直被國有銀行把持。

編輯:米廣強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