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洪災肆虐推高糧價 食品通脹恐捲土重來

時間:2011-10-27 10:37   來源:金融時報

  今年下半年以來,由於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國際糧食供應狀況得到改善,全球食品通脹有所下行,但泰國洪災等突發性災難事件恐令稍有緩和的食品通脹捲土重來。與此同時,中國還應密切關注國際糧價動態,儘量減少國際投機資金對大宗商品價格炒作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記者張環目前,全球超過一半的人口以大米為主食。作為全球最大的稻米出口國,泰國大米出口價格一直被作為國際市場大米價格的尺規。然而,一場五十年難遇的席捲東南亞的熱帶風暴已造成泰國境內大片良田被淹。據該國農業官員透露,已有大約100萬公頃的稻田受災,約佔總面積的10%。而伴隨災情的繼續,形勢將更為嚴峻。更嚴重的是,鄰國越南、寮國、柬埔寨等地區都不同程度地遭受洪水侵襲,整個東南亞重要的稻米産區岌岌可危。泰國最大的稻米出口商預計,如災情得不到有效控制,國際大米價格很可能在年底前飆升20%,至每噸750美元的高位。

  就東南亞洪災對國際糧價影響,是否推高全球食品通脹等問題,10月26日與本報記者連線的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高級分析師王家強認為,洪災令泰國大米産量大幅度縮水,必將破壞此前的供求關係,加上國際投機資金的炒作,勢必推高大米價格。因此,洪災將導致泰國國內通脹壓力上升,預計國際糧價也會因此上揚,直至泰國通過災後重建恢復稻米産能。而今年下半年以來,由於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國際糧食供應狀況得到改善,全球食品通脹有所下行,但泰國洪災等突發性災難事件恐令稍有緩和的食品通脹捲土重來。與此同時,他提醒道,中國還應密切關注國際糧價動態,儘量減少國際投機資金對大宗商品價格炒作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泰國是全球最大的稻米出口國,出口量佔全球出口總量的31%,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洪災前,泰國政府曾預計今年稻米産量有望實現3.3%的漲幅,創出2500萬噸的歷史最好成績。然而,自7月份以來的持續強降雨天氣已讓泰國大約三分之一的陸地被淹,且該國氣象部門警告稱,強降雨天氣還將持續四到六周,洪災損失恐將進一步擴大。泰國政府也因此將預計的2500萬噸目標産量降至2100萬噸。王家強認為,儘管泰國稻米減産嚴重,但如泰國大米出口商協會所預計,今年該國大米出口量可能下降30%,至700萬噸-750萬噸,這一數字使得國內爆發糧食短缺等人道主義災難的可能性並不大,即便災區出現大米短缺,泰國政府也會採取大米出口管制等措施應對。

  儘管如此,泰國糧食減産的消息讓周邊國家分外緊張。印度尼西亞財長此前甚至發出警告稱泰國洪災可能引發糧食危機,並宣佈該國政府已經調撥3萬億印尼盾(約合3.38億美元)的應急資金以確保本國糧食安全。“事實上,糧食危機爆發的可能性並不大,但國內糧食價格上漲,進而加劇泰國國內通脹壓力卻已成為大概率事件,這反而有利於英拉政府推行糧食新政。”王家強分析認為。此前,英拉組建的新政府為了兌現競選承諾,保證農戶收入,規定將普通白米稻穀最低保護價提高到每噸1.5萬泰銖,高出當時市場價約40%。如今,為了彌補受災農民損失,泰國政府雖進一步提高了收購價,但水漲船高的稻米市場價格卻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巨大的財政補貼。

  從全球供給層面來看,王家強認為,稻米會在今後數月間維持供不應求的局面,對國際糧價的走高勢必形成支撐,很可能令剛有緩和的食品通脹捲土重來。事實上,除泰國外,如越南、柬埔寨等國也受災嚴重。有消息稱,越南政府已將2011年大米出口量預估從750萬噸稍稍調降至約700萬噸,而由於種植面積下降,未來幾個月南美的大米出口量也將下降。與此同時,雖然目前印度大米價格低廉,成為國際買家的“新寵”,但由於印度也面臨物價不斷上漲的壓力,對糧食消費需求較為旺盛且沒有彈性,其可供出口的稻米不可能對泰國形成替代,且未來12個月大米的潛在需求將高於供給,尤其是東南亞地區的洪災持續時間拉長並影響到下一種植季節,情況將更加嚴重。“因此,從總體上看,今年年底至明年年初,大米價格將持續高位運作,直到東南亞稻米種植恢復正常,屆時,僅泰國的稻米年出口量就將迅速回升至1200萬噸的水準。”王家強告訴記者。

  此外,從影響力來看,與美國早先的旱災相比,本次洪災的影響範圍也要略微大一些。美國乾旱對農牧業的影響程度大概在數十億美元規模,對大宗商品價格而言,美國出口農産品主要集中在玉米、小麥、稻米等,結構相對分散,而泰國農産品則主要集中在稻米上,所以預計本次洪災對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推動力更強。

編輯:王君飛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