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日前發表了三季度的宏觀數據。其中2011年9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準同比上漲6.1%。其中,城市上漲5.9%,農村上漲6.6%;食品價格上漲13.4%,非食品價格上漲2.9%;消費品價格上漲7.3%,服務項目價格上漲3.0%。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準環比上漲0.5%。可以看出,這是一個穩定的信號。那麼據此可以判斷宏觀經濟形勢嗎?恐怕還不敢。
縱觀2008年以來的價格指數,無論是CPI,還是PPI,雙雙走出了一條漂亮的“微笑曲線”。雖然最近幾個月有企穩的跡象,但仍然在高位徘徊。判斷宏觀經濟形勢,如果單看CPI,也許可以松一口氣了。因為可以肯定,從10月起翹尾因素將明顯下滑,所以CPI是強弩之末已成定局。但是,一個國家的宏觀經濟走勢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判斷指標也不能是單一化的。包括經濟增長速度、貨幣信貸總量、宏觀財政收入和支出,失業率、商品進出口總額和固定資産投資額等都是重要指標。即使是消費品物價指數(CPI),也是在初漲時期消費者的直接感覺會更強烈一些,慢慢地就逐漸接受了。從總體上看,目前宏觀調控似乎仍然不能掉以輕心。
根據中國社科院的預測,今年的GDP增速有可能達到9.4%。這無疑仍然是一個高速度!如果不出意外,各地的最終數據只會比這個高,不會比這個低。在經濟日益全球化的情況下,歐美深陷危機,債務纏身,不能自拔,中國的高速增長在世界上毫無疑問是過熱的表現,中國也許是世界唯一的過熱經濟區。
從供給的角度看,CPI從某種程度上説實際上是9個月甚至一年以前貨幣投放的表現。今年以來,中央政府對貨幣的緊縮力度不斷加大,終於出現了企業資金鏈斷裂、溫州老闆紛紛跑路、鄂爾多斯的開發商跳樓等企業破産倒閉的現象。這是信貸緊縮的“成果”!近期出臺的對中小企業貸款的扶持政策,等於在信貸緊縮的總體格局下對中小企業網開一面,可以説是一種打破一刀切,實行結構調整的變相鬆動,但真正讓大銀行執行起來也畢竟困難,所以總體上不會影響從緊的貨幣政策。貨幣發行的“水龍頭”還是擰得相對比較緊。
從需求的角度看,房價雖然不計算在消費物價指數內,但是購房支出卻佔了老百姓的大頭。中央政府把房地産市場來了個“五花大綁”,死活不讓你鬆動,基本上控制住了。而房地産是信貸需求的大戶,房地産市場的信貸政策不鬆動,信貸規模一定萎縮,房價早晚撐不住,下跌是必然的趨勢。另一方面,雖然銀行的個人理財産品可以繞過存款準備金率,為信貸需求提高些許貼補,但是畢竟杯水車薪。
從財政收入情況看,今年1-8月累計全國財政收入74286.29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7533.97億元,增長30.9%。有專家預測,今年的財政收入將首次突破10萬億元。多麼宏大的規模!與之相對應的是,1-8月累計全國財政支出59462.0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3426.1億元,增長29.2%。仍然處於收入和支出雙高增長週期之中,根本沒有下行的任何意思。這不難理解,財政收上來這麼多錢總要花出去,那不還是高增長的經濟環境嗎?
中國的登記失業率向來不是可以取信的數據,但是各地的招工難、用工荒卻也表明,過熱的經濟並沒有明顯降溫的跡象。可以佐證過熱的還有固定資産投資和外商投資。2011年1-8月份,我國固定資産投資(不含農戶)180608億元,同比增長25%。商務部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實際使用外資金額776.34億美元,同比增長17.71%。海關總署發佈數據顯示,前8個月,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23525.3億美元,同比增25.4%。其中,出口12226.3億美元,增23.6%。哪一個不是熱得發燙的數據?
這些數據都表明,經濟的熱度並沒有明顯地減弱,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也不會很快鬆動。何況此時就開始鬆動,那麼從長遠看,結果並不好,它會傷及市場機制對結構的調整作用。在市場力量的作用下,破産倒閉是競爭的必然結果。如果一味地進行保護,反而是“該死的死不了,該活的活不好”,結構調整和産業升級也都是一句空話。
政府現在需要給予企業和居民消費者一個穩定的預期。在預期穩定的前提下,真正到了讓市場發揮作用的關鍵時候了。相反,如果繼續用看得見的手去強勢干預看不見的手,那麼結構調整、産業升級、科學發展等美好願望都會變得遙不可及。